第45部分(第2/4 页)
到舅舅大姨细姨还有姑姑家里去借咯。”玉品把他们的状况讲了一遍,说:“要是能借,我肯定早就借了,实在是冇办法呀,我倒是不要紧,定国还这么小,饿起造孽哩。”然后双手蒙脸,哽咽出声,一副伤心欲绝的样子。
定谋想起父亲棺木被放进洞穴然后盖上厚厚泥土的情景,知道死亡就意味着永远被埋在黑暗的地底下,不能与兄弟及伙伴们玩耍了,吓得哭起来,说:“我不要妈妈死,也不要弟弟死。”玉品问:“那哥哥他们和奶奶呢?”定谋略一迟疑,说:“也不要。”玉品装作束手无策的样子说:“那怎么办呢?要是煮点乌龟吃就不会饿死,你又不让我们杀。”定谋欲言又止,迟疑一会,说:“那就杀咯,不过我不吃。”
玉品抱起定谋放到膝上说:“不吃就会饿死啦,妈妈怎么舍得定谋呢,妈妈最喜欢定谋了。”定谋坚定地说;“我不吃。”玉品知道八头牛也改变不了老三决定,先和大家把乌龟弄上锅,然后出门转一圈来到屋后,把事先藏好的一小袋米背了回来,煮了点饭。
后来,玉品又认真研究了乌龟烹饪,开发总结出炖、炒、篜、烤、煨等多种做法。除了定谋,几个孩子都踊跃响应大捉乌龟的指示,定国更是场场不落,带回满身泥水。定勇本来溜鸡上了瘾,有了鸡笼还喜欢经常牵出来走走,现在早就移情别恋了,老朋友不仅天天困守笼中,有时还免不了忍饥挨饿。玉品如法炮制,将冲里人平时视而不见的青蛙、螃蟹、田螺等都一一变成了美味佳肴。摸田时把被石灰药翻的黄鳝、泥鳅捡拾回家,大的剖肚去脏,小的直接晒干,然后熏烤至金黄色,用辣椒炒着吃;吃了一回后,杨氏兄弟又掀起了捉鳝挖鳅高潮,定谋除了乌龟其余的都喜欢吃,此时也不甘人后。
定国人小,手脚并用才能在泥水、草丛中腾挪几步,好不容易抓到一条,正惊喜不已,咯咯笑个不停,这些光溜圆滑的生灵往往又扭身摆体,拼命从小手指缝间逃逸,惹得大家哈哈大笑不止。最富戏剧性的是脚鱼的上桌过程。
这天玉品匆匆打开衣柜,翻出一件支离破碎的烂衣,撕下一片布条,正给定忠包手指,嘴里一直不停的念叨着:“讲了几次要你慢一点,手要抓退些,做事要专心,总是不长记性,猫弹狗跳的就只记得田里,先让老弟他们捉一阵啦,又不是冇得你捉的,有的是,都快九岁的人了,还不晓得稳重一点,给老弟几个作出榜样…。”杨母则在一旁唠叨:“我剁要得啦,硬要抢;这么长一截猪吃得…”‘进’字还未出口,外边由远而近隐约传来小孩尖厉的哭叫声,玉品马上听出是定国声音,讲一声‘自己包’就往外冲,定忠随即跟出来,边跑边卷布,杨母好一阵才反应过来,慌得一双小脚不知先迈哪一只。
原来是定国竟然在沟渠里发现一只脚鱼,觉得好玩,伸手去逗,食指被咬住了,二个哥哥手忙脚乱帮着弄了一会,反而越咬越紧,只得托住脚鱼拉着定国往家里赶。
玉品在半道上接着,弯腰一把扛起定国,一手抓托脚鱼,以最快速度赶回家,拿起菜刀,把脚鱼脖颈压在凳面上,一刀砍了下去。处理好血肉模糊的伤手后,又开始打扫卫生,从地上捡起脚鱼准备丢掉,因为冲里人从来不吃它,转念一想:这么多东西都吃得,为什么不也试吃一次呢。遂把它去掉内脏炖熟,自己先吃了一碗,约摸半个钟头过去,没见不良反应,一声招呼,早已等得不耐烦的孩子们便争先恐后开始食用,又一道美食就这样诞生了。
带着欢呼雀跃的孩子们享用热气腾腾的劳动成果是玉品一天最愉快的时光,看着他们一个个开始红光满面,身强体壮,尤其是定谋在野味的调养滋补下身体也逐渐结实起来,所有的疲乏都一扫而光。锅内常年饭少薯多,定忠懂事,同母亲、奶奶一样主动多乘红薯,米饭让与弟弟吃,玉品心酸之余颇感欣慰,而定勇和定谋经常会为争抢米饭尤其是锅巴吵闹,有一回还拳脚相向。玉品寻思道: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这还了得。不得已腾出手来,比原计划提前开始了礼节教育。
首先是日常举止,小的要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定忠则必须做到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头次抽空示范的时候,几个小的都嘻嘻哈哈,扮怪相作鬼脸,不成体统,玉品也不责罚。第二次则关了房门,独自带定忠在房间里训练,小的又好奇起来,挤在门缝或窗户外看得起劲,嚷嚷着要进去,玉品全不理会,当没听见,如此几次,门都快被拍烂。
玉品先对哭嚷得最凶的定国说:“你会认真学不?”定国头点得跟鸡啄米似的,玉品就把他放了进去,过一、二天才先后让定谋和定勇参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