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部分(第2/4 页)
责,我们到时候就找您。”那人天真地说道。
“哈哈哈!我是主抓经济建设的副市长,本来市里的经济这摊子都是我来负责的,这个不用立字据,到时候你来找我就好了,我负责到底。好不好?”副市长打着哈哈说。
“大家回家安心工作生活,我会给大家一个交代的,不过没有那么快,请大家不要焦急,给我一些时间,好不好?”副市长笑容可掬地目光征询了每个人。
被冷落了几天的人群第一次被关注,还被副市长这么大的领导和颜悦色地安抚,大家心里都暖融融的,于是不约而同地点头应允。
“那大家就先回家,这几天辛苦大家了!”副市长合掌致礼。
“那您说个大致时间,我们好有个心里准备。”那人不放心地反复询问。
“这个说不好,少则半年多则几年,要看司法部门的案情调查进展。这个案例比较复杂,不仅仅涉及到大家的投资,还有很多事情在里面,但是还是请大家相信政…府,好不好?”副市长斩钉截铁地回答。
大家听着副市长的话有理,也确无他法,只好收拾行囊回家了。
看着人群散去,刘阿姨说道:“这是我们一贯的做法,先晾他几天,等他们戾气磨光,然后再有领导出面安抚一下,给个承诺,就一切搞掂了。”
“难道不是真的解决问题?”山丹不解地问。
“解决问题不会因为有几个人来市政…府闹一闹就有所改变的,该解决的自然会解决,不解决的闹了也不会改变原来的既定方针。”刘阿姨了然于胸。
“唉!做个小老百姓真难。”山丹叹道。
“来来来,我们喝油茶了,照顾好自己和孩子,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是最要紧的,其他人自有其他人的活法,不用我们操心。”刘阿姨笑道。
只见面前服务员端来一只精致的铜鼓模样的铜锅,里面是绿油油的油茶汤。
山丹第一次吃油茶是在一个老家桂林的朋友家里,朋友的母亲打了一锅香喷喷的油茶出来招待客人,从此后山丹便爱上了这朴素而美味的油茶。
如今永城的大街小巷开了好多家瑶王府,它的恭城油茶便是地道的瑶族传统美食。
据说当年干隆皇帝下江南,沿途百官大献殷勤,山珍海味无尽献上,吃得干隆茶饭不思,见食生厌,众御厨顿时束手无策,恐慌不已,这时一位恭城籍的御厨忽然想起家乡的油茶,就赶紧刨制工具,做出了一碗恭城油茶御前奉上,干隆喝后顿时口舌生津,胃口大开。欢喜之下,御赐恭城油茶为“爽神汤”。
至于干隆皇帝为何胃口大开,那是因为恭城油茶具有消食健胃、驱湿避瘴之功效,是世代居住在山区的瑶民根据山地潮湿、瘴气阴重的地理环境而发明的一种保健饮品,其中的茶叶含有丰富的茶碱,起到全身调理的作用;生姜驱寒湿;大蒜消毒;花生米醇香可口、还可补充能量。
恭城油茶制法亦特别讲究,要选用清明、谷雨两个时节采摘的老树茶,经过炒制发酵制成红茶。
油茶汤是由老叶红茶、姜、蒜、油复合捶打而成,加入水煮开,便是驱寒暖胃、降逆止呕、化痰止咳、归脾经的上好食药,再加上爆米花、花生豆、油撒子、油炸甜面豆和葱花、香菜,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盐或者糖,一碗美味、健康的油茶就诞生了。
制好的恭城油茶,端上桌后,首先闻到一股葱花、香菜特有的香味,进口后初觉是茶叶的清苦,过后便是甘醇鲜香,令人回味无穷。
一锅茶水被饮完后,还可向锅内掺入清水熬煮,如此重复熬煮可达五六锅。这样油茶一锅一锅煮下来,感觉味道已没有先前的浓烈,这正应验了油茶的“一锅苦、二锅呷(涩)、三锅四锅是好茶”之说。
先舀一碗放在鼻子底下,嗅一嗅这茶香加姜香味便可以驱散身上的阴寒、晦涩之气,收回心神,山丹开始享用这美味。(未完待续。。)
四六三、不劳而获
四六三、不劳而获
“现在如果手里有钱我看还是存银行保险。你看股市股市不景气;生意生意难做;连买房都不好买了,又要收税了呢。”山丹禁不住叹息道。
“存银行相对保险点儿,不过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啊,你存的钱购买力在逐年下降。虽说数字是没变,但是,今天这笔钱可能还能卖一套房子,过十年可能连一个厕所都买不到了,房价在涨,货币在贬值,吃亏的永远是老百姓。”刘阿姨说道。
“前个阶段看到一则新闻:说一个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