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第2/4 页)
这时,村长赶来了,大家一下子便围住了村长,七嘴八舌地发表着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些意见和看法基本上已经与邱老师和戚小篱的意见一致了。
大家说到以后邱家湾作为旅游带,都开始兴奋起来……这的确是个好主意,既可以留住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又可以带动旅游产业,真的是一条长久的致富之路啊!
这时燕儿大舅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挤了上前,拉住邱老师的手臂,说到:“大姐,我也跟你们一起去镇政府吧,人多力量大,我们共同来表态,促成这件事好不好?”
说完又对着一众乡亲,大声喊到:“走,去镇政府给我姐姐扎起!”
“好,扎起!”大伙儿都举手表决。
“你不是想人家开发商的两套房子吗?”邱老师白了他一眼说。
燕儿大舅讪讪地一笑,涎着脸皮说:“谁说的,我可没说过这话哈——我可是舍不得我吗老祖先留下来的这些宝贵遗产哈!不信,大姐你问问这些相邻乡亲——”
他的话还没说完,大家便开始起哄到:“好你个邱大爷,你变脸起来可是像个细娃儿哈,说好说坏的都是你——”
“哈哈——呵呵——我就是闹着玩的,我的话,不当真,不当真哈!”燕儿大舅尴尬地呵呵笑着说。
大家说笑着,拉了一个长队,浩浩荡荡地跟着戚小篱等向镇政府走去。
第178章 好心帮倒忙
果然,邱老师的“面子”就是大,政府同意了她的建议,决定将邱家湾和莲花池都保留下来,建成一座博物馆。
从佛儿崖上的古庙,到邱家湾的一片老房子院落,统统都保留下来,占到房屋和田地的村民,都在政府补贴一部分钱款的情况下,在统一的地方划一块地,集资建房。当邱家湾景区规划好后,村民便可以按照以前拥有老屋产权的多少,得到相应的经营股份。
“这下好了,前面的工业园占了你们的土地,你们不但可以去工业园打工,以后邱家湾博物馆建成了,你们还可以留在这里打工,你们的生活不愁了!会一步一步走向富裕的!”邱老师激动地说。
“嗯嗯,还是多亏了你老人家的好主意啊!”大家七嘴八舌地说。
这时,戚小篱的助手游子骏也已经大概同镇长沟通好了,镇长颇有些激动地从办公室里出来说——
“其实这件事我们政府早就有这想法,只是一直还在商榷之中。我们县城,特别是我们镇,自古以来就是蜀锦的发源地,种植桑树、纺纱、织布从前一直是我们老百姓最重要的工作。所以,我上次去县上开会就提出了这事,县上也正准备大力扶持这一传统农业,还准备在我们镇上办一个蜀绣学校,就在我们镇上招聘那些老一辈的蜀绣高手来当老师——可知道,我们镇是真的卧虎藏龙之地呢!”
“好啊!我们镇要成为真正的丝绸之镇了!”
大家都开始鼓掌。
“我决定把我母亲留给我的嫁妆——一副绣花枕套捐出来给邱家湾博物馆,给蜀绣学校做活教材。”邱老师激动地说。
“我也愿意捐出来!”
突然一直没说话的燕儿站了出来。
邱老师大吃一惊,问到:“你?你哪来的绣花枕套?莫不——莫不是从你妈的坟墓里掏出来的吧?”
“大嬢——”燕儿说到:“我妈带进坟墓里的那幅是她自己临摹这幅绣的,我藏起来那幅才是真的!”说完,从她随身背着的大手提袋里掏出了一个包裹着的包袱来。
原来,当邱老师给她打电话说要去老家,想把绣花枕套捐给**博物馆时,她便心里一动,从箱子里取出了绣花枕套,带在了身上。
“好了,终于完璧归赵,凑成完整的一对了!”邱老师抑制不住内心的欣喜,禁不住拍手道。
两幅莲香的绣花枕套终于拼在了一起,展开在了大家的眼前——
湖蓝色的水面,波光粼粼,碧绿的荷叶迎风招展,一对并蒂莲花开得分外妖娆,荷叶上的那颗晶莹剔透的水珠还在上面滚动,仿佛马上就要滚落下来了一样……一对红色的鲤鱼摆着尾巴正相互地玩耍……
“哇!开眼界了!真是绣得活灵活现啊!”
“这针法恐怕都用了几十种吧,有晕针、铺针、滚针、截针、掺针、沙针、盖针……”懂刺绣的大娘开始数开了……
“啊,还是双面绣啊!了不起的针法!”
……
戚小篱顿时被陶醉在了这一片赞美声中,她的双眼有些迷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