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这句跌宕起伏的话是贾行家说的。
0079 在看《方珍珠》,1951年蓄着点儿小胡子的侯宝林,眉眼长相竟然颇有几分像胡军。当然,要阴柔得多。
0080 师父一生所教我们兄弟三人,大哥名唤尿不湿,二哥人称尿不净,鄙人不才,也有个绰号:尿不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对味
在家做饭。烧茄子。其间,末将失手打碎了琉璃盏,泼了半瓶儿酱油,擦了五六遍,至今厨房内隐约还有酱香四溢。不能久站,?儿得慌。想起有一次在家乡,十数公里外一家味精厂的废气顺风而来,弥漫乡村中,就是这味儿。
昨天晚饭也是在家做的,是花椒油麻酱拌面——油锅中加花椒数十粒,中火慢炸(火大就糊了),炸出香味儿,关火,浇在小半碗儿酱油(普通黄豆酱油就挺好,别用生抽)上,放置,晾凉。如果嫌浓或嫌淡可加点儿面汤进去,或是适量放盐,即成花椒油。再与提前?好的芝麻酱一同拌面(面煮好后过两到三遍凉水),配上凉黄瓜一根儿,大蒜一瓣儿,齐活。
这吃法最早是小时候从我奶奶那儿见识到的,一看就是穷人的吃法。我妈就不太瞧得上,这些年基本上没做过,但也会,这做法就是跟她学的。昨天是我头一回试制,还算成功,诚惶诚恐地拌好了面,一吃,还正是当年那味儿。
王朔在《和我们的女儿谈话》里说——年轻时候长在馆子里,老了总有一天要回家,不学几个对自己胃口且做起来很方便的菜,后二十年太寂寞了。
烧茄子、花椒油拌面,对我胃口,做起来也不麻烦,都算此类。其实无论“对味”还是“对胃”,也无非是童年的饮食记忆,《贝太厨房》几年前出过一本菜谱叫《从小爱吃的菜》,我觉得这书名儿就挺有insight——反正我书架上一直放着一本儿。
家家都有闲锅灶
书上读来一首《失鸡》诗,明朝人王磐写的——
平生澹泊,鸡儿不见,童子休焦。家家都有闲锅灶,任意烹庖。煮汤的贴他三枚火烧,掌炒的助他一把胡椒,倒省了我开东道。免终朝报晓,直睡到日头高。
还有另一首——
七尺躯威仪济济,三寸舌是非风起,一双眼看人做官,两只脚沿门报喜。看客道:是谁是谁?东枪说:是你是你。
后两句里原本是两个人名,我给改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已颓
坐公交车去地安门。
车上有一个穿绿衣服的姑娘坐在我前边哭。我本来不知道她是在哭,直到她哭出了声。
然后,又过了一站,她就下车了。
车在平安大街上从东向西。我看着窗户外头就突然觉得,怎么这么陌生啊。
空气里的味儿也特别不一样。和平时不一样。让我想起了当年在上海工作,出差回北京时呼吸到的北京的味儿,特别像我当时马上要奔赴机场飞回上海前呼吸到的北京的味儿。
像是随时就可能弃我而去的北京城的味儿。
真相只有一个
地下天鹅绒说:所以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刻不能忘记阶级斗争。
东东枪说:嗯,是人都有两重父母,你有妈我也有妈——市场经济嘛。
地下天鹅绒说:可是,毛主席说了啊,真相只有一个。所以说,一人结扎,全村光荣。
东东枪说:这我不能同意。哈耶克的话你都忘了——人是铁饭是钢,初三才烙饼炒鸡蛋呢。
地下天鹅绒说:
其实你说的我也考虑过,可人家刘胡兰三个多月的身孕,多少是多啊。
东东枪说:
得,我也不跟你争这个了,没听说过么嫂子,人过七十古来稀,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以上系今天晚上跟刘美丽的一段 MSN对话实录。显然,阿拉是棋逢对手,相谈甚欢。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子不语,我无言
看申凤梅唱的越调《诸葛亮吊孝》。以前只看过片段,这次是全剧。
帅。“中原活诸葛”不是白叫的。这才叫女须生。
戏也有趣。灵堂那一场,台上诸葛亮、赵云、小乔、鲁肃四个人各有心事,举手投足眼神交锋全是戏,紧张而微妙,太有意思了。
听听河南戏,就知道河南这块地方,河南人这个群体,是何等不容小觑。
彪悍粗犷起来都是风沙味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