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3/4 页)
休息一夜再走也不行吗?”
罗英道:“你若走不动了,不妨在船上歇一夜,我先上路,咱们在济南江府碰头如何?”
伍大牛望着滚滚黄河,一时犹豫不决,正在这时候,江边一艘小船上,忽然有人高声叫道:“两位公子,不是要搭船连夜上路往济南府么?快请这边来。”
罗英听了,大喜,急步迎了上去,问道:“你们如愿连夜开船,咱们宁可多付银子,只求早些赶到济南。”
小船上船家笑嘻嘻道:“黄河水急,咱们这条小船,大胆也不敢夜行,但二位运气不错,偏巧这位老人家,也因急事要赶到泰山去,出资买下了这条船,愿意自己驾舟赶路。二位跟他既是同路,彼此又都有急事,何不共乘一舟,既可赶路,船上也多几人操作,岂不两便?”
罗英喜极,连声道谢,凝目向船上望去,却见那船长仅十余尺,窄篷狭身,除了船尾有一具摇橹,并无风帆长桨等物,显然只是江边摆渡用的小船,并非长途风船,心里的高兴,顿时大减。
敢情似这般简陋小舟,底薄体脆,平时没有风浪,已经显得危险,如果当作长途江船使用,一旦遇上急浪,只怕连一个浪头也抵不住,就要船底朝天了。
他自幼在海岛上长大,自然熟知驶舟之术,但是,面对如此脆薄的小舟,却不禁心里有些犹豫起来。
正在迟疑,小舟舱中已缓步踱出一个白发银髯的老人。
罗英目光与那老人一触之下,心神顿时深深一震,说不出为什么原因,倏忽从心底泛起一股寒意来。
那老人身躯修伟高大,穿一件灰布大袍,两道浓眉,覆盖着一双寒光闪烁的眸子,黑夜之中,有如两道锐利的箭矢,缓缓在罗英和伍大牛身上扫视了一遍。突然沉声嘿嘿一阵震耳大笑,道:“孩子,同舟过渡,缘由前定,还迟疑什么?”
伍大牛向来粗豪胆壮,猛然听了那笑声,也不禁毛骨悚然,悄悄拉了罗英一把,低声道:
“兄弟,咱们别跟他同路,这老家伙邪门得紧。”
罗英颇有同感,但事至如此,却又不便畏缩拒绝,沉吟了一下,便爽然举步登上了小船,恭敬地拱手为礼,含笑道:“老人家目光锐摄,话声洪亮,晚辈不揣冒昧,敢问老人有可是武林前辈?”
那白发老人纵声大笑道:“听你口气,莫非要先打听老夫出身来历,才肯放心同舟么?”
罗英道:“不敢,晚辈年幼,惟恐失礼,不得不拜闻老前辈名示。”
白发老人点了点头,笑容忽然一变而为感叹,道:“世道衰微,武林纷扰,难得你还有这份尊老敬贤之心。实不相瞒,老夫当年也曾在武林中叱咤风云,混过一阵,但如今早已金盆洗手,退出江湖,已经算不得武林道中之人了。你们如有意同舟赶路,便请上船,否则,老夫有急事赶赴泰山,却不便久候。”
罗英略一转念,立即向伍大牛招招手,道:“得与老前辈同行,正可敬效微劳,伍大哥,快上船吧!”
伍大牛无奈,硬着头皮,登上小船,那船家立刻撤去跳板,解了缆绳。
罗英抢着操起铁篙,凝聚功力,觑得准确,手起篙落,点在岸边一块卵石之上,“叮”
然一声,撤篙横胸,那小舟已如箭矢般退离江岸,舟身不晃,平稳如浮叶掠波。
白发老人正走向船尾撑舵,回头之际,舟已离岸丈许,双眉一皱,赞道:“小兄弟年纪虽小,内力腕劲,远非常人能及,想必出身名门,自幼更在水边长大的吧。”
罗英含笑道:“老前辈猜对了一半,晚辈自幼在海岛长大,略知一些驶舟之术,但出身却说不上名门大派,只不过随家祖母习练了几年护身强体的粗浅功夫而已,倒叫老前辈好笑。”
白发老人一面撑舵,一面正色道:“护身强体,说来极易,能做到这四个字的,放眼江湖,能有几人,小兄弟如不以老夫为嫌,可愿将令祖母尊讳见告?”
罗英正要回答,伍大牛却沉声道:“罗兄弟,别告诉他,我爷爷常说,逢人但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咱们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何苦跟他扯亲家?”
他这些话说得极轻,江风疾劲,连罗英都没有听得十分真切,那白发老人却似已字字入耳,含笑道:“这话也对,江湖险恶,的确应该谨慎一些才是,就算老夫多此一问了吧!”
罗英倒感觉十分不好意思,方要解释,那老人又抢着道:“彼此萍水相逢,原不须交浅言深,两位神情疲惫,可在舱中略事休息,反正最快也得后日清晨才能到达汉口上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