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页)
车带着一堆人过来。
项羽召他进去,将士们见来了一堆不速之客,其中有些认识刘邦的,故意甩着胳膊,摇着脖子给刘邦看,然后弄得骨头咔咔咔响。
沛公看得是面如土色,听得是小心肝扑通扑通的跳,嘛呀,这阵势太吓人了。他开始怀疑昨晚的决定。
张良倒是神色自若,像进入自家营寨般,他扶着刘邦前行。
到了项羽的中军大营,刘邦先进入营帐,张良随后,留下樊哙在营帐外守候。一进营帐,见项羽左有项伯,慈眉善目,右有范增,凶神恶煞。项羽只是稍稍皱着眉头。
刘邦一脸谦卑,向项羽跪拜,道:“某知道大将军入关,有失远迎,还望赎罪。”
“你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吗?”
沛公是有所准备,所以也不是特别慌张,他将昨天张良教他说的话有模有样的背了一遍,话是这样说的:臣与将军一同攻打秦朝,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却不想臣能先入关。这可是全靠了将军的威名啊。进入咸阳后,见到秦法苛暴,于是与民约法三章,其他什么都没有改变,就是等待大将军来啊。可是大将军不先告诉臣您要来,臣哪里知道。派军队守关,也是为了防备盗贼。今天来向将军表*迹,请将军不要听信小人谗言。离间了我们的情义啊。
这番话高明啊,说得几乎滴水不漏。
项羽一听与项伯说得并无差异,突然有点自责,心想差点上了小人的当了,赶紧起身,将沛公扶起,拉着沛公的手让其上坐。项羽愧疚之下,竟然把向自己告密的人也说了出来,“这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说得啊,跟我无关。”
项羽真是君子坦荡荡啊,坦荡的不分时候。
刘邦一听,心想好你个曹无伤,原来都是你在搞鬼,看我回去不拨了你的皮。
营帐里的气氛顿时和谐了起来,大家分宾主坐好,开始把酒言欢,刘邦是个老酒鬼,以前在沛县就经常喝得烂醉如泥,可是现在却是如坐针毡,如履薄冰,不敢放开肚皮喝,要是喝多了,怎么死得都会不知道。
范增越看刘邦越不顺眼,席间,给项羽使了几个眼色,项羽压根就不理。他已经决定不杀刘邦了,他决定的事情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在他的眼里,刘邦还是生死弟兄。
好兄弟,讲义气。
范增急了,赶忙出去召来项庄,说道:“君王不忍心杀害刘邦,现在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不杀了他,后患无穷,你假借舞剑为名,把他刺杀了便是。”
范劳模,既然知道项羽没前途,为什么不转投刘邦,既然要杀刘邦,为什么不明明白白的撕破脸皮,还搞什么舞剑干嘛?直接领着一帮人进去把刘邦,张良逮住,来个先斩后奏,不就大功告成,省的日日夜夜担惊受怕。
项庄进去后借口军中没有什么娱乐,起身舞剑,项伯知道他们没安好心,心想自己不能不救亲家翁,便也说道:一个人舞剑有啥意思,两个人舞才好看。
项伯也跟着舞起来。
项庄数次想接近刘邦刺杀他,项伯数次挡住了他。中军营帐表面上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有美酒,有丝竹,有舞蹈,其实暗藏了无限杀机。
这便是那个妇孺皆知的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由来。
坐在一旁的张良是个明白人,这样下去,沛公迟早有危险,他借口出了营帐,招来樊哙,说道:“里面事情紧急,咱们得想法子。”樊哙说道,“我进去,护住主公。”
樊哙二话不说,便把守营的警卫撞开,直闯进去,满脸怒火,头发丝都竖了起来(超级赛亚人),项羽一看这么个大块头的壮汉,心里奇怪,问道:“你是什么人?”张良马上回道,“这是沛公的左参乘樊哙。”
“果然是壮士。壮士,可以饮酒么?”
樊哙毫不客气,抓起大碗便喝个精光,项羽又道:“赐他生猪肉。”
樊哙也是直接拿刀切了吃。“还喝得了么?”项羽再问。
“我死都不怕,还怕喝酒。当初,怀王与大家约定,先入关中者可称王,现在沛公先入咸阳,没有称王,在霸上居住,风餐露宿,等着将军,将军您反倒听信小人之言,要杀沛公,这与暴秦有什么区别?”
一句话说得项羽哑口无言。张良给刘邦使了个眼色,刘邦起身说要上厕所,然后大声喝斥樊哙,喝他跟自己出去,别扰了大家的兴致,尔后张良也跟着出去,张良劝沛公赶快回军营,这里交给自己应付。
刘邦本打算再进去辞行,樊哙说道:别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还辞什么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