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第3/4 页)
重,永昌皇帝还好,现早晚都能见到,安宁长公主就不能常见,此时女儿三十几岁就守寡,是心疼不己。
安宁长公主宫中住了这么久,前几天想着要回来,结果大总管来报宋老太太折腾起来。她实没力气跟宋老太太闹腾,便索性等她闹完了。
“黄婆子已经下葬,也没见宋家人过来,事情应该完了。”大总管低头回话,却没敢把话说得太死,万一宋老太太又突奇想,非得把棺材挖出来,谁也不敢保证。
安宁长公主无力叹口气,东、西厂人都能叫过去,亏得去都是太监,要是告上衙门真要没脸见人了,道:“知道了,老三应该回来了,老四也家里,谅也出不了事,回去吧。”
大管事行礼退下,儿媳妇把婆婆逼不敢回家,宋氏绝对是朵奇葩。
大管事出门去了,陈太后看看安宁长公主苍白脸,心疼道:“家里无事就别急着回去,留宫中与我做伴,我们娘俩一起倒是挺好。”
“唉,母后,你说我这是倒什么霉,就能摊上这么不省事亲家。”安宁长公主忍不住跟陈太后抱怨起来。结亲之前她知道宋老太太有点事妈,但从门第上说,这门亲事确实合适。她当时想着,她是皇帝亲姐姐,宋老太太就是难缠点多不见面就是了。
结果宋老太太能找到她门上去闹,宋氏也不是个省心,安宁长公主不管是耐心还是脾气,都被这对祖孙消磨完了。
陈太后也不禁叹口气,道:“实是不省心少理会就是了,也别闹太难看,总是要想着太后。”
当年宋太后对还是淑妃陈太后十分关照,一直到现陈太后都感念心。永昌皇帝登基之后,两宫太后与帝关系融洽,尤其是永昌皇帝皇帝上位,朝政各方面都有点抓不住,宋太后帮扶着,越来越上道了。
陈太后对宋太后是绝对敬重,但宋老太太就有点……简单点说,宋老太太不太把她这个皇帝生母放眼里。
“说来说去,宋老太太还不是……”安宁长公主话说到这里不自觉打住了。
其实宋老太太这个态度也是早前事,万启皇帝世时,虽然大小姜氏压着,宋家仍然封侯,宋太后很得朝臣们支持,宋家那时候也是不错。当时陈太后与儿女们是依附着宋太后,靠着宋太后帮抚,对宋家自然是十分客气。
现永昌皇帝登基,陈太后作为皇帝生母成为了太后,安宁长公主地位也跟着起来。但宋老太太眼里,陈太后仍然是不得宠淑妃,安宁长公主仍然是小透明公主,她谱仍然能摆起来。
陈太后如何不明白,却是对安宁长公主道:“太后现忙得很,跟皇上,大臣议事,有时候都要两个时辰,外头事我也不懂。不过你别给太后添乱,听宫人们说,连着好些天太后都睡不太好。”
“我知道,太后一直疼我,小时候照看我们,我如何不记得。”安宁长公主说着,顿了一下道:“老三也没回来,我就住宫里陪着母后,随她闹去吧。”
不能削嫡母面子,面子里子都给足了,宋氏自己玩去吧。
公主府总算归与太平,宋氏因为黄婆子死再伤心也是无可奈何。如此好时机,刘玉珠如何会错过,几乎日夜陪伴宋氏身边,心心力侍候。一会让厨房做汤水,一会小心安慰,十八般武艺都使出来了。
趁着宋氏午睡功夫,刘玉珠只跟婆子说了一声,丫头都没带,去了后街外院。她后爹刘安就后街住着。
刘安也是府中大太监,住房舍也不错,另有下人使唤。拍拍大门,小丫头过来开门,进到院里就听到母亲苗氏哭泣求饶声。
刘玉珠便把脚步顿住了,知道刘安又折腾呢。当日她能勾上叶景霰全凭刘安之力,当然她也付出了不小代价,好歹留住了处子之身,对太监这种生物她也是有些怕。越是没有性能力,越是能折腾。
终于等到里头没声了,刘玉珠这才继续往前,推开门进去。只见苗氏被放到正中桌子上,全身果着,身上满是伤痕,掐痕,鞭伤,下面是不必说,湿了一大片,桌子上还摆着工具,苗氏不知道是享受还是痛苦呻、吟着。
看到刘玉珠进来,也没太多羞耻感,母女俩一起时候都有。倒是刘安看到刘玉珠,下意识舔了一下舌头,身份不同,再不能上手多少有点可惜,贱笑着道:“刘姨奶奶来了……”
“爹爹……”刘玉珠规矩叫人,脸上温和笑着,把苗氏从桌子上扶了下来,帮着苗氏整理好衣衫。
苗氏脸上泪痕止不住,身体完全虚了,只倒里间床上去歇着。
刘安与刘玉珠外间坐下,刘玉珠这才道:“爹爹也听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