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4 页)
宠妾灭妻的罪名,若是被御史大人参一本,误了老爷的前程,那我可就死也不得安心了。”
作者有话要说:囧,V啦,希望继续支持咯,捂脸……+2长评有送分哦~欲购从速~=v=
陪母归宁
陪母归宁
经过这事之后,付氏知道了楚氏平日里虽然和和气气、温温软软的样子,可生起气来也不是好惹的,也就不敢再轻易向她挑衅了,只是时常在二老爷面前哭诉一番,想让老爷为她出头。可苏二老爷这回却不是一味偏向她了,反倒去北堂的次数多了起来。即便楚氏给他冷脸看、对他不理不睬的,他也涎着脸赖着不走。
男人啊,总是这样……当她爱他时,他对她视若敝履、不闻不问;等到她心灰意冷不再爱他了,他才想起她的好来。
莞娴不禁感叹:真是人性本贱,她老爹就是五行欠虐。
楚氏对丈夫死了心,也就不再牵挂他了,只顾一心一意的养好自己身子。庆侯府里的补品如流水般送过来,苏家老太太虽然对孙儿的早夭深感惋惜,但也是嘱咐下人细心照料媳妇。楚氏这个小月子做得甚好,身体和精神都逐渐恢复了。
瑞娴搬到了莞娴的院子里来住,开始还不大习惯,过了几天也就好了。只是莞娴还是习惯一个人待着,妹妹时常对她示好,她反倒有些不自在。
到了年底,天气愈加寒冷,米价也贵了起来。
莞娴写了信吩咐怀萱庄的老总管,将粮仓里的余粮卖掉三成,换成银子买了棉袄,再拿出一成米粮用来煮粥饭,然后在庄子靠近大路的地方打扫出一间大屋子,烧起炭火来,供无处容身的乞儿们取暖,又给饥寒交迫的贫民布施过冬的棉袄和热腾腾的米粥。
过了几天,怀萱庄的老总管差人送了信来,说是他们的善举让云清山周围的贫民们感激不已,连京城的府尹大人都派人来嘉赏勉励了一番。
老总管随信还送了些野鸡、兔子之类的野味给姑娘太太们过节,说是农户们孝敬的。莞娴给老太太和大太太处都送了一些,再留了部分送到楚氏那儿,在大厨房里烹好了一家人围起来吃。其余的,便都丢进庭院里便宜小怪龙了。
随着春节的临近,苏府里众人也忙碌起来,身为主母的大太太更是忙得足不点地。
他们二房这边,楚氏虽然还未出月子,可这是她嫁到苏家后的第一个春节,丝毫不敢疏忽,许多事都亲力亲为,不敢假手他人。就连贴对联、悬桃符都要在一旁看着,生怕下人们会出什么错漏。
很快就到了除夕的时候。
莞娴是第一回在古代过年,心里充满了期待。可是从下午开始就开好了祭桌,摆好五牲和年货,供奉诸神、祭拜祖先一直持续到傍晚……她累得又希望这年节快些过去才好。年夜饭倒是十分丰盛,老太太注重养生,平日里少食的大鱼大肉也端上来了,难得这冬天里,居然还有新鲜的鲤鱼,也不知他们是怎么弄过来的。
可是莞娴又不是像宸晏那般酷爱吃肉。她也就是陪着家人,每样尝几口罢了。
吃过饭,饮过屠苏酒,然后便是辞岁和守岁,众人给长辈们行了大礼、长辈们给晚辈压岁钱;然后是下人们给主子磕头、主子们给赏赐……又是一番冗长的礼节。
第二天,就是新的一年了。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到饱;初四接神,初五隔开,初六挹肥;初七七完,初八完全;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食;十一请子婿,十二出嫁女返来拜,十三食暗糜配芥菜,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暝。
年十二,庆侯府早早就派人来接楚氏归宁。
楚氏想带着两个继女一起去拜见庆侯和夫人,至于苏学士,就自个儿在家待着吧。
莞娴对庆侯府挺好奇的,觉得去见识见识也不错,于是欣然答应了,而瑞娴一向以她马首是瞻,自然跟着同去不在话下。
庆侯府离苏府并不太远,绕过两条大街,从城东到城南,小半时辰的功夫便到了。她们在侯府角门下轿,便有几个婆子过来迎接,笑逐颜开的将她们拥进府去。
莞娴一路走、一路观赏着这庆侯府里的布局景致。
庆侯府是武将世家,碧瓦朱檐、高亭大榭,华贵大气而又威武粗犷,与苏府书香门第的雕梁绣柱、丹楹刻桷的精巧细致大有不同,让她颇为欣赏。
她们先去拜见了庆侯与夫人,然后和楚氏的兄弟姐妹们见了面。庆侯年约六十许,身材伟岸、肤色古铜,眼如铜铃、声如洪钟,不愧是大景朝第一武将,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而侯爷夫人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