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俗眼看史记书籍 > 第35部分

第35部分(第3/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火影:从百分百完美虚化开始!入住黄金庭院后,爱莉拉我直播女扮男装后,我被校花疯狂表白风流短跑之神时空中的深情鲁鲁修凌驾于诸天凹凸世界:雷震之女网游之熟女陪我上青云穿越恋歌:上官与夏侯【HP】布莱克家族莫名其妙的异世界冒险英雄联盟之玩家对战强势文化手册特种兵张霄回村搞大事,被女学霸懂不懂ADCarry的含金量穿越王者:聊天室里的英雄传奇四合院之剥夺一切暗区突围之黑金指挥官当原神照进现实家养辅助投喂指南[电竞]

省事的司马迁还有些不大理解。但是面临着滔滔江水,想到世道竟然可以逼一个贤人去自杀,不禁黯然泪下。

司马迁本来不是特别有钱,为了节省盘缠,他顺汨罗江南下,到了湖南长沙。正好西汉政论家贾谊曾在此留下故宅,司马迁便去凭吊。碰巧贾谊也是屈原的粉丝,司马迁认真读了他的《吊屈原赋》之后,才发现贾谊和屈原经历虽然相似,人生观却不一样。所谓〃淡然处世,得以善终〃。司马迁从此对人生又多了一层感悟。就算时运不济,死亡也不是惟一的出路。

得此感悟,司马迁欣欣然忘记舟车劳顿。他从小听着三皇五帝的传说长大,如今来到了湖南,怎么能不上九嶷山看看?上头可是有舜帝的尸骨啊。舜帝是天下明德的化身,深得人心。他有两个老婆,相互之间一点也不争风吃醋。舜帝不幸死于湖南,两个老婆便结伴来寻,哭得死去活来,不眠不休。竹子被她们的眼泪浇湿了,泪斑不褪,有诗云:〃斑竹一枝千滴泪〃。老百姓看着也悲痛,便在九嶷的太阳溪建了舜陵,陵前建庙。这样至诚至信的明君,司马迁心向往之,马不停蹄来此拜祭。

此后司马迁又到过许多地方,对日后修史都大有助益。特别是拜访韩信故乡的那一次,他发现淮阴的老百姓对这位韩爷津津乐道。负责接待司马迁的老大爷说韩信可是他们这小地方的大名人!虽说后来死得有点儿窝囊,当年跟刘邦打天下的时候也是叱咤风云的主儿,他照样是淮阴人民的骄傲。司马迁一听高兴了,书本上可找不到这么鲜活的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看来,光知道书本知识,局限性太大了!他又亲自去问当地的百姓,韩信那么高的个子为什么能够受胯下之辱而不一刀把那个流氓杀了。百姓们便把事情的始末讲给他听。说韩信当了大将军以后,回了一次故乡,韩信自己说,如果当初把他们杀了,就没后来的建功立业,所以小不忍则乱大谋。司马迁想这要是写出来,可是独家新闻啊。于是对自己的旅行生活越发满意。

就这样,他一人独行,走遍了全国九省。南到江淮一带,北至齐鲁之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司马迁算是全占齐了。真可谓〃太史公胸中固有一天下大势,非后代书生所能及也〃。如此难得的人才,且看汉武帝会怎么用他。

第二节劳碌命,凌云志

司马迁满载着收获回到长安,他仍然那么年轻,才22岁。他得意地笑着,笑看红尘多逍遥。他的仕途确实从此展开,可是汉武帝却只让他做了一个郎中令,职责是〃掌守门户,出充车骑〃,实际上就是皇帝的一个侍从。这小学毕业都可以胜任的差事,让司马迁去做,只是因为司马迁可以给皇帝提供额外的服务,给他讲故事解闷。

第五部分 第122节:司马迁:为《史记》而生(3)

司马迁忍着,他那么赞赏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怎么会有异议呢?再说他可以趁便跟随汉武帝巡游,不用自己掏腰包。这对一个爱旅游比爱女人还深,且又不怎么富裕的男人来说,也算是一桩天上掉馅饼的事了。

毕竟吃人嘴软,拿人手软。更何况还是跟皇帝出行,司马迁少了许多自由与选择,哪里比得上独行时的畅快。好在皇帝去的地方多少有些合司马迁胃口。并且所到之处总会有地方官员绞尽脑汁供皇上好吃好喝,自己也沾着光。再也不用担心以往自费旅行时,盘缠不够的尴尬出现。省下了不少心,便可以干些别的事情。比如搜集民间历史传说,实地考察历史事件的地理环境和社会背景,观察比较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民俗风情等等。

汉武帝是个非常迷信的人,他身边总是围绕着一群方士。今天建议他祭神,明天建议他拜庙,汉武帝就是受他们的糊弄,不停地东奔西跑。凡是有点神祗的地方,他都要去,管他灵验不灵验。司马迁也就跟着他游览了许多不曾去过的地方,大大开阔了眼界。有一次他们去了崆峒山(今甘肃平凉市)祭神。崆峒山有〃道家第一山〃之称,因为道家空空洞洞,清净自然,所以得名。司马迁早就听说父亲夸赞道家,对此地神往已久,这回总算是天随人愿了。

大多数时候,司马迁还是身不由己的。一会儿被指派到东边,一会儿被指派到西边。以至于给好朋友回封信的时间都没有。这从《报任安书》中可以知晓:〃……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志意。〃意思是:您的信本应早日回复,正赶上随从皇上东巡归来,又忙于一些琐事,与您见面的机会较少,匆匆忙忙没有半点空闲,能够尽情陈述自己的心意。忙碌至此,一份年轻人的洒脱完全被汉武帝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好心的木之本君源动力客串情夫被看透的小心思侯爷当娶,一等嫡女已逝爱与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