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页)
有名的卫子夫。
民间有歌云:生男勿喜,生女勿忧,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此歌足以证,卫子夫在宫中的地位,以及武帝对她的喜爱。卫子夫一个晚上的欢愉就值武帝花了千两黄金来打赏,盖间金屋把陈大姐藏起来又算得了什么。世人不要以为有金子就好,金子对于武帝来讲实在不算什么,他为陈大姐盖间金屋原为了给她遮丑也未必。
卫子夫走的时候,平阳公主竟然抚着背说:〃去吧,好好吃饭,你要努力啊。若是富贵了,不要忘了我。〃难道平阳公主嫌卫子夫太瘦弱,进宫里经不起明争暗斗要她多吃饭。不管是为了什么,平阳公主这句话却是说对了。卫子夫进宫以后竟然一年都没有见到过武帝,更别提宠幸。这时平阳公主的话就成至理名言了,她每天听话的多吃饭,好有力气等待汉武帝的到来。整整过了一年,有一天,汉武帝要把多余的宫娥送出宫去。他来接见这些宫娥,卫子夫一见到汉武帝,就哭着跪倒在武帝面前说:〃请皇帝放妾身回家。〃皇帝这才想起当初那难忘的一夜,又见卫子夫含珠带泪,好似雨后梨花,心里怜爱万分。武帝再次临幸她,这一次,她竟然怀孕了,从此倍受宠爱。接着,卫青和霍去病接连入宫得皇帝召见。谁都知道卫青和霍去病为大汉立下汗马功劳,而他们俩一个是卫子夫的弟弟,一个是卫子夫的外甥。卫子夫又为武帝养下三女一男,她从此集三千宠爱于一身。
可怜的阿娇不但失宠,因为无有子嗣,连皇后的座位都保不住了。于是费尽心机陷害卫子夫,后来被武帝发现。武帝最讨厌女人玩花招,不用说的,阿娇被废,卫子夫立为皇后。
从此长门深锁,锁住的是阿娇的年华似水。陈阿娇只能沉湎在她曾经的金屋童话里不见天日。
第三节美人如玉剑如虹
卫子夫得宠,她的家人理所当然就跟着鸡犬升天。他家里最有名气的莫过于卫青和霍去病。卫青他本是卫子夫的同母异父的弟弟,在平阳公主家做个骑奴。他生父郑季,家贫,他就成了卫子夫她妈的拖油瓶跟着去了卫家。卫家家境也不好,他时不时就跑回生父家里要供给。生父的二任妻子对他不满,总是恶言相向。爹妈都顾及不来他,他从此就养成了沉默寡言的性子。
第二部分 第34节:汉武帝:帝王中的佼佼者(5)
他还在做骑奴时,有个相面的见到他,曾说:〃以后您要显贵,官至侯爵。〃卫青只当他是戏谈。没想到后来,卫子夫受宠,自己果真跟着受宠,还冒卫姓进了宫。其实,大家都会奇怪,汉朝显贵的人物大多有〃仙人指路〃,从汉高祖本纪开始起一直到汉武帝本纪,甚至于外戚世家。外戚世家写的整个就是汉朝后妃传。汉朝那些从民间卑微处一跃而为皇后的女子,在显贵之前,总是有术士预言,而且每次预言都那么准。要是那些术士都活到现在,估计天天要去买彩票了。
卫子夫的姐妹兄弟,受赏的受赏,受封的受封,或者直接嫁给朝里的上层人士。搞得民间都觉得生男不如生女好。如果放到现在,卫子夫又成为了计划生育的正面教材了。
汉武帝宠幸卫子夫当然也不忘抓国家大事,他可是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爱情事业两手抓,而且两手都硬。从他即位开始起,他就充分地展现他自己的才能。窦太后,也就是他奶奶本来掌握朝政大权,他等到奶奶一死,就立即抓住大权。先打击外戚,然后收回丞相的权利,使其有名无实。为了集权,他还命令藩王不能把自己的封地只传给长子,必须划分出去给其他的儿子,并且互不牵制。这样的话,那些藩王的小崽子们能够控制的封地越来越少,越到后面就越可能有粥少僧多的局面,那么这样对皇帝越有利。
有人说,君贤则臣直。如果这样算的话,汉武帝就是个大大大明君。他登基以后,重新采用一套官吏选拔制度,特别加强了原有的监察制度。他做得最有名的一件事情就是〃公车上书。〃意思就是命令各个郡国每年都要推荐孝顺、廉洁的典范各一人,并且还要写奏章上来给皇帝建议国事。如果提的建议对于治国有帮助,那这个人就可以授予相关的官职。〃公车上书〃是为了要广纳民情,不过汉武帝做这些可绝对不是无私地为人民服务,归根结底,他还是要巩固他个人的统治。言论自由、思想自由只是相对,绝对的是皇帝统治权的权威。所以,他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谁都知道儒家那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破规矩无非是要人们相信这样的等级森严是上天之意。如果读书读的都是这些,久而久之,大家就会把儒家这套当成习惯,当成是理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