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部分(第3/4 页)
虽然不是她指使贺兰敏之这样做的,但也可以说是她纵容他如此做的,前段时间,她不是授权贺兰敏之可以采取任何手段做事吗?她有点痛恨贺兰敏之这样做了!
只是她自己也弄不清楚,为何几年间心思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见武则天陷于沉思中,神se也不断地变化着,陈易也不说话,只是静静地站着,等待武则天情绪的平静。刚才这番话说到武则天心里去了,她才会起情绪的变化。
不过就在陈易琢磨武则天的心思间,武则天却收住了心绪,再问他道:“子应,本宫问你,要是本宫决定将军情院交给敏之负责,你认为怎么样?”
“娘娘,那绝对不可以!”
“为什么?”
“要是这样,那天下就会大乱的!敏之舅兄他……”
“唔,本宫知道了!”武则天没让陈易将理由什么的陈述清楚,就打断了他的话,又有点烦闷地挥挥手示意道:“子应,你先去吧,本宫累了,想休息下!”
“是,娘娘,那臣告退!”
〖
第七十九章被气坏了
狄仁杰也在几天后回京了。
在当面向武则天禀报查探的经过后,也马上来找陈易说这件事。
“怀英兄,李显被杀这件事,真的查不出一点线索来吗?”
不待狄仁杰开口说什么,陈易开门见山说将心里的疑huò问出来了。
“是的,子应!”狄仁杰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并解释了原因:“某率人抵达房州之时跟庐陵王死亡已经过去好几天了,庐陵王所居之处该抹去的痕迹全都抹去了,且庐陵王的尸体已经入敛,再查也查不出线索来了!庐陵王身边服shì的人也全部被太后赐死,连情况也没什么可以问询的,在这方面某只能问询房州的仵作,所得线索大部都是从仵作嘴里而得,如此情况下,怎么敢做出明确的判断?”
“唔!原来如此,还真是难为你了!”陈易微微地叹了口气。
“这事事关重大,某更不敢妄下定论,只是也没太多办法!唉!这件查案,是某这么多年以来最窝心的!”狄仁杰说着,苦笑了起来。
此话不假,这么多年下来,狄仁杰查案无数,大多案件都是能找到破案所用的各种线索和痕迹,利用这些线索和痕迹,他基本能将案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怀疑中毒可以查验解剖尸体,至少死者身边的人可以亲自问询,从他们所说的言语中揣摩出大概的情况。
但这次,几乎什么都做不了。
李显的尸体不能解剖,身边服shì的人全被武则天赐死了,李显所居的屋子也被打扫干净,他只能问询在李显死后,检查过其死况的房州仵作,大概情况就是从仵作嘴里得知的。
他也不能完全断定仵作嘴里所说是不是当时的真实情况,只能当作大概的参考。
不过在综合几方面的情况后,狄仁杰还是断定出李显的死疑因重重,只是所有一切都没办法探查下去,只能将情况综述及他的判断上报。
狄仁杰并不怕自己的断案如神的英名受到损害。
他是个实事求是的人,没办法断明的案也会如实上报,请求上官或者朝廷另派员详查或者请罪。
每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山外有山么,狄仁杰并不认为自己断案的水平是冠绝天下,没有人可以比有,相反他认为自己的能力只是比一般人好一点,再者现在年岁也大了,又负着许多事,经常不能亲自去现场查看情况,需要他亲自负责的案件也不多。
实践少了,经验没办法累积,能力总是会下降的。
不过其他人却不是这么想的,至少陈易觉得,整个大唐朝堂上,断案水平超过狄仁杰的人是没有,再加上受到后世时候那部电视剧的影响,狄仁杰断案的水下都有点神化了,他不可能不受影响,因此总认为,只要狄仁杰断不出的案,其他人也没有可能查清楚了。
陈易也冲狄仁杰无奈地笑笑,又马上收住,轻声问道:“怀英兄,要是庐陵王是被人杀害的,那你觉得什么人最有可能下此狠手?”
“子应,某觉得一个人最有可能!”
“谁?”
“你的大舅兄武敏之!”
“为什么如此认为?”陈易满脸的惊异,“为什么你不认为是太后,而认为是我那位大舅兄?”
陈易觉得,只要他身边的这些人,推断李显的死因,那肯定是将怀疑的对象放在武则天身上,武则天最有可能,也最有能力将李显弄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