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部分(第3/4 页)
看着作品,发起了呆,突然之间,“王羲之”三个字一下子蹦到了脑子里!
啊,王羲之,原来这是一幅王羲之的作品?书圣的一篇杰作?怪不得,被人保护得这么好,其他的字画都是散乱地放着,唯独这一张,是精心地放在一个锦盒里的,可见当初收藏它的人,是多么得爱这幅作品啊!
陈洛儿惊呆了!在她曾经的时代,王羲之的真迹几乎都没有了。而现在,自己的手上就有一幅,而且是从来没有见过的一幅,因为在她的印象里。只听说过王羲之的《快雪时晴贴》,却从来没有听见过什么《清明贴》的,看来,这幅作品还没有流入宫廷,还不广为世人所知,不然的话,她听花子骞和煊瑾他们谈论这些时,怎么会根本没有提到过?
看来,她是发现了真正的宝贝儿!
太好了!
陈洛儿又看了一阵,觉得定是真迹。然后又小心翼翼地将它卷好,重新放进了锦盒里,安稳地放在桌子上,心想,肯定会有用得着的那一天的。现在。还不是拿出去的时候。
最后,陈洛儿选了一对白玉镯子,再选了一支碧玉簪子,拿在身上,然后出了空间。
打开房间,一看外面,早已有人在院子里忙乎开来了。
一看。却是父亲正在给花儿浇水。
陈洛儿赶紧走过去,拿下父亲手上的花壶,心疼地说道:
“爹爹,你的腿伤还没有好彻底,怎么这么早就起来浇花了?现在反正没什么事情,你就好好地休息吧。这些浇花的事情,让另外的人去干就行了。”
陈父慈爱地看着容光焕发的女儿,满足地说:
“洛儿,现在咱一家人在一起了,你和宝儿也这么争气。为父也没什么可担心的了,不过,总不能天天呆在家里吃闲饭吧,我和你娘做不成大事,便做一些小事,好让你们安心做大事好了。这浇浇药扫扫地啥的,就是天底下最轻松的话儿了,若这些都不让爹爹做的话,爹爹都不好意思吃饭呢!”
陈洛儿一听,开心地笑了:
“爹爹,既然您这样说的话,就依您啦!爹爹在家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过,千万不能干重活儿,养好腿伤是第一要务,听见了吗?不然的话,女儿心里会过意不去的,爹爹就看在女儿心里好受的份上,不要想着要去干些什么,只要养好身子,健健康康地就好啦!”
陈父乐呵呵地说:
“行,爹爹听你说的现在洛儿长大了,能当家了,爹爹是赶不上形势了,不听洛儿的听谁的呢?”
父女俩正亲亲热热地说着话儿,养母杨氏从厨房里出来了,见陈洛儿已经起来了,便招呼她过去,说已经烧好了鸡蛋醪糟,先喝上一碗垫垫!
“娘,你真的在厨房里忙开啦!”陈洛儿又喜欢又心疼,说着跑了过去,进厨房一看,香草也在里面呢,正坐在灶前烧火。
“早上不多睡一会儿,这么早起来做什么?”陈洛儿总觉得走了这么远的路,父母应该好好地歇息几天的,哪知道,他们只是歇息了一晚,便又闲不住了,不是做这样就是做那样,完全是在老家陈家沟一样的作派。
杨氏拿了一个干净的碗,从锅里舀了一碗鸡蛋醪糟出来,拿了筷子放到碗,亲手端给陈洛儿:
“我儿,快尝尝吧,和在老家时的是不是一个味道?”
陈洛儿架不住养母的疼爱,便接了过来,吹了吹热气,喝了一小口,咂巴了几下嘴巴,高兴地说:
“娘,和老家的还是一个味道呢!只要是娘做的,都是一个味道!”
“好,味道没变就好!趁热,快喝了吧,喝了,我们就可以端饭出去,招呼大家吃早饭了!”
“就是,快喝了吧,婶子说洛儿姐喜欢喝,一大早地就让香草去买回了鸡蛋和醪糟,非得亲自烧开了给洛儿姐喝呢!”香草坐在灶前,羡慕地看着这一对幸福的母女,真心替她们感到开心。
陈洛儿像以前一样,端起碗几下喝了,擦了擦嘴巴,看到旁边放在锅里的笼屉里冒着热气,不觉奇怪:
“娘,这里面蒸的什么啊?一大早起来,这么劳神费力的,何必呢?”
“馒头,又香又大的馒头!娘记得,在乡下的时候,家里穷,一年只能蒸一两次,让你们姐弟俩吃个饱,现在咱有钱了,娘想天天给你们蒸了吃,娘欠你们的真是太多了”
陈氏有些说不下去了。
陈洛儿忙上前揽住娘瘦弱的肩膀,开心地说:
“娘。你的心意洛儿知道,不过以后可不能这样辛苦自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