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页)
看的巴掌脸涨的通红,“本小姐不同你这恬不知耻的女人计较!”
哟,还真是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HelloKitty是不是?姐姐看你年岁小,不同你计较,你还真是越来越带劲了?
“噢,我恬不知耻?”我瞟了她一眼,笑得灿烂无邪,问道:“那凝香姑娘身处青楼为妓,不知道又算什么呢?”
“我……我是为了大明江山,不是你这等庶民能懂的!”
庶民?这用词……我头脑里飞速地琢磨着这伙人的身份,继而不动声色道:“噢,为了大明江山?可是杀了我,或者杀了顺治,大明江山就可以重来吗?杀人就能够解决问题?”
“也许不能,但身为汉人,我们就有责任把夺我国土、亡我大明的满洲鞑子赶出去!”
“你说得没错,身为汉人,我们抗击外族入侵绝对义不容辞。可是,有一点你却错了,亡我大明的,不是满清,不是吴三桂,也不是李自成,而是大明本身,是天道使然。”
“你胡说!你再胡言乱语我杀了你!”
唰的一声,凝香的剑拔出了一半,我的小心肝也吓得一颤,幸好王炯拦住了她。
“香儿,让她说下去。”王炯盯着我,漆黑的眼眸让我看不清他心里在想什么。
镇定心神,我继续兵行险招,“崇祯帝在位十七年,勤俭勤勉,呕心沥血,力图复兴明室,并且也的确有些成效,可是……”
看见王炯的黑眸闪过一瞬光彩,我继续道:“他虽‘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注1)!”
“你……”
“凝香!”王炯喝住凝香,眯着眼看着我道:“姑娘请讲!”
“我这么说,原因有三。崇祯帝即位之初,接下的本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虽然铲除了阉党,可是庞大的文臣集团与君权的矛盾早已难以调和,大明朝廷犹如一盘散沙,积习深重难返,此其一。”
王炯似有若无地点点头,继续不动声色地看着我。
“常年不断的旱灾、蝗灾、水灾还有大疫,使得百姓‘无岁不苦荒,无月不苦兵,无日不苦挽输’(注2)。百姓无衣无食,甚至出现易子而食的惨况,于是全国各地流寇并起,民变不断,此其二。”
王炯的神色转为深思,我乘热打铁道:“彼时正值北方满洲崛起,乘势大举入侵,朝廷既要抗击外敌,又要镇压关内势力高涨的农民军,还要周旋于君权之争。内外堪忧,两方作战,如何能不败?此其三。”
王炯的眼里风云骤变,瞬间泛起赞许、怨恨、遗憾等一系列复杂的神色。
我不怕死地总结陈词:“天灾人祸,内忧外患,大明朝廷早已如将倾大厦,即使崇祯帝倾尽全力,也无力回天了。”对于崇祯皇帝我是很惋惜的,这个史学家普遍认为的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兢兢业业一辈子,却也只能让大明王朝苟延残喘罢了。
“无力回天吗?”王炯的脸上终于笑容难复,他喃喃自语道。
注:
1.出自《明史&;#8226;本记第二十四》
2。崇祯七年,前兵部尚书吕维祺上书朝廷的言论。
~~~~☆~~~~~~~~~~~~~~~~~~~~~~~~☆~~~~
~~~~☆~~~~我是翼翼的分隔线~~~~☆~~~~
~~~~☆~~~~~~~~~~~~~~~~~~~~~~~~☆~~~~
拜求票票、收藏和留言。。。。么么大家。。。。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二十二章 置之死地
更新时间2009…3…26 19:15:22 字数:3487
虽然知道他并不是需要一个答案,但我却不忍他们为着一个不可能的事业去耗尽自己的下半辈子。
“没错,‘不破不立,不塞不流’。(注1)大明气数已尽,改朝换代不过是历史发展的规律而已,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天命……”
“天命?我才不信什么天命!我只知道我们汉人不该被那些鞑子奴役,我们要反清复明,要夺回属于我们汉人的天下!”凝香打断我的话。
“什么是该,什么又是不该?天下理所当然是汉人的,或者说满洲人就活该被汉人奴役?”我看着凝香,话却是说给另一个人。
“其实满人、汉人都一样,都生活在同一片华夏大地上,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