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页)
?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1925…1968),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弟弟,1964年当选为纽约州参议员。1968年6月初,他刚赢得了民主党加利福尼亚预选的胜利,便于6月5日早晨在洛杉矶一家旅馆内遭到枪击而死亡。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总统候选人在竞选时遇刺身亡。
美国AMAZON网精彩点评
理性呼吁经济的正义
《奥巴马经济学》展望了奥巴马统治下的政府用以降低债务、消除贫富差距、减少企业对美国和全球社会的巨大负面影响的一些途径。富豪统治的支持者倾向于嘲笑那些批评企业的人,但当特迪?罗斯福取缔垄断,当托马斯?杰斐逊说道:“我希望我们要将那些胆敢挑战我们政府力量、藐视我们国家法律的那些富有的企业贵族们在其诞生的过程中就将他们摧毁。”奥巴马治下的美国会有怎样的公平、正义景致?我们可不可以充满期待?
奥巴马不接受游说者的献金,这与约翰?麦凯恩欢迎那些游说者进入他的“直言”车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这是否也在表明奥巴马的公平、正义追求?
作者塔伯特指出,奥巴马政府将会对布什政府下的饱受磨难的工人阶级更为友好。而现时人们在损失利益的同时却还要被迫工作更长的时间,而CEO们和投资阶层却在轻松敛财。伤害之余又施侮辱——许多富人们所谓的“收入”来自于纳税人的研发投资、富人税收抵免、政府交易和国家对富人的各种优惠。
奥巴马要进行真正的变革将面临种种阻碍。美国的富豪统治根深蒂固、冷酷无情。但这本书表明,有一种运动正在开展,它大于奥巴马竞选,并在尽其所能地推动事业的发展,如:工人权利、公平贸易和可持续性发展。即使右翼分子操纵了这次选举,相信有关人士会继续推动在奥巴马现象和著名YES杂志中所反映出的美国思维转换。这是否会发展壮大或迅速扩展还难以预料,但观察其发展并探寻美国民众为此而努力的方式对我们而言还是大有益趣的。
普雷斯顿?英格莱特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推荐序 穷人和富人
“变革”,是奥巴马作为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竞选的主题词。那么,变革的“路向何方”,经济学家约翰?塔伯特写就了《奥巴马经济学》。作者通过奥巴马将美国经济不平等与人民期待改革的需求联系在一起,很值得一读,尤其他直言华盛顿特殊利益集团是造成美国近乎全部社会问题的根源。
作者对美国内在矛盾的批评是入木三分的。美国是一个有梦的国家,奥巴马的父亲在肯尼亚家乡没有寻求到自己的梦,他的岳父在印度尼西亚也没有寻求到自己的梦,奥巴马在美国有机会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做自己希望做的事。但是,在商业动机和特殊利益集团的驱动和支配下,这仍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美国梦。
这是一本从美国穷人角度要求经济正义、公平的书。第一个关键词是“经济正义”,核心是正义,以非正义的手段获得财富和权利是不公平的。奥巴马批评特殊利益集团奉行的“涓滴”理论,即财富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最后会平均分配给民众的理论。事实上,美国的再分配政策总是使富人得到的钱更多。第二个关键词是“经济机会”,教育带来经济机会。在美国,决定成材最重要的因素,不是教师和学校质量,而是其家长的收入,这违背了正义原则。一个在劣等教育环境中毕业的穷人孩子,在求职时不可能有出色表现。奥巴马提出要自下而上的变革,包括变革遗产税以促进起点公平,改善教育以促进机会公平。第三个关键词是“金融危机”,有人把次贷危机归咎于穷人,事实上,受打击的是穷人和中产阶级。特殊利益集团及代言人,用公共利益名义拯救贪婪的资本。第四个关键词是“游说”,它阻碍和腐蚀着决策程序。在烟草、色情影视、高价药品、赌博以及帮助金融机构摆脱危机等背后,都有特殊利益在疏通游说。因此,民众期待奥巴马,“不会从游说和特殊利益集团那里拿钱,指望他一身轻松地为美国纳税人和房产主去做正确的事情”。第五个关键词是“全球化与就业”,奥巴马主张自由贸易,但要求贸易伙伴制定保护消费者、环境和工人的法律法规。对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奥巴马明显不同于小布什政府,他认为美国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尤其当美国人均碳排放量是发展中国家20~200倍的情况下。
应当承认,这是一本伸张正义、反对贪婪、关爱弱者、批判强权的书。但是,涉及全球化议题时,尤其涉及穷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