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2/4 页)
种的菜不少,所以晒得菜干也多,满满一院子都是,像秋茄子,辣椒,豆角,八月豆角,扁豆,秋葵等等,其中辣椒最多,一大片都是晒得辣椒,最少的就是秋葵了,这秋葵是秋壹之前上山的时候发现的苗,问了石平安知道这里还没有人种过,也不知道可以吃,就知道在外面是找不到种子的,所以把看见的秋葵苗都挖了回来种在自家地里,不过就算都挖回来了也才二十几株,后面还死了几株,所以最后产的秋葵并不多,除了现吃的,剩下晒干的就更少了,不过好歹剩了些,而且秋壹还留了两株秋葵没动过,是用来留种的,这留种的秋葵必须一株上结的果子都没被摘,全留着,不然留的种就不好。
除了菜干,秋壹家院子里还晒了不少的水果干,最多的就是桃子和李子还有枣子,其它的就都是石平安从山里摘的野果子。秋壹还做了些罐头,打算留着冬天吃。干果也是留着当零嘴。现在秋壹家光干货就有半仓库,还好当时盖仓库的时候盖的比较大。这仓库还是临近稻子收割的时候才盖的,因为那时候才想起来家里的杂物房怕是放不下,而且把粮食和杂物放一块儿也不大好。建仓库的时候秋壹还让在仓库旁边建了一个小一些但是通风好的小仓库,这是打算十一二月的时候熏腊肉腊肠板鸭那些用的,秋壹已近打算好了这些腊货到时候一定要多做些,那去卖,这就可以作为家里的一个固定资金来源,毕竟那板鸭腊肉放上一两年是不会坏的,尤其是火腿,存的越久越好。
本来去镇上做生意是最好的,不说其它,就秋壹的手艺,开的酒楼就是稳赚,还可能做的很大,可一但在镇上做了生意,那就要落入商籍,这样后辈们就不能参加科考,而且在这里,士农工商,商的地位最低下,士的地位最高,入士也是最好的出路,以后让孩子们入士也是最好的选择,所以秋壹果断放弃了上镇上做生意。反正在村里多置些田地,有个固定的收入,做个土财主日子过得也舒坦。
目前秋壹家的地还是不多,在村里只算中等,主要是村里今年就没什么人家卖地,秋壹她们家就是想买也没法儿买,倒是其它村里有卖的,可是那都里的比较远,就秋壹现在的情况,石平安也不可能走远,哪怕是租给别人只是时不时去看看也不行!不过在秋壹娘家峁山村倒是置办了十亩地,三亩上等水田,五亩中等水田,两亩旱地。那时秋壹给于大福他们说过要买地,正好于大福也要买地,就帮他们也留意着,后来村里的一位族叔因为独生儿子赌钱输了被人追债,家里不得不卖地给他还债,不过那族叔家里也富,三十几亩的地,近一半的上等水田,也正是家里富,儿子又是独子,所以给宠坏了,把家里的现银都给输光了,为这还被他老子揍了个半死,可好了之后又去堵,这不又输了,欠了一大堆债给他老子还,可家里哪还有钱,最后没办法只能把家里的地卖掉了十七亩地给他还债,正好就卖给了石平安他们,不过买的时候都是以石平安的名义买的,然后再把其中七亩转给于大福,不然让秋壹的奶奶和那些叔叔知道了还不知怎么闹呢。石平安买的十亩地也是交给于大福去帮忙管,种的时候就请人,连带着于大福那七亩一起,收的时候也一样,所以村里人一直没发现一样,只道于大福有个好女婿。
不过秋壹家现在也不急着买地就是,但秋壹还是让石平安又去找村长买了个小山包。还真是小山包,三层楼高的样子,就在秋壹家斜后面,秋壹急着叫石平安去买回来也是听石柱子媳妇儿说村东头石三叔家最近闹分家,怕到时候真分了,村长会把自家斜后边的山包带着山包后面高一些的山一起划给他们,到时候自家住在别家山下,不说容易闹矛盾,还很不自在。
那山包不高,树也不是很多,山脚往上一点,石平安就给开出来种上些耐旱的作物,在往上就听媳妇儿的等来年春种上果树,到时就不用想吃点水果还得往山里跑。
今年春秋壹在自家地里种上的几棵果树已经长大了不少,估计明年就可以吃上水果了,尤其是那棵枇杷,估计来年三月的时候就可以吃到新鲜枇杷,还有就是杨梅,四月枇杷没了它刚好接上,除了枇杷杨梅,秋壹还种了两棵橙子,只是今年冬是吃不上了,明年到时可以。本来还挖了两棵荔枝回来种的,可是后来一次起大风的时候给吹断了,所以明年春还得挖回来重种,不过得找大些的苗,种在后面山包上。
想想过几年后面山包就可以一年四季水果不断,秋壹就非常高兴,终于不用发愁吃水果了!
作者有话要说: 说好的晚上的一更!
☆、第 59 章
第五十九章
一场秋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