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页)
伏在桌案哭泣。那小女孩便是桓英。
桓英听门声,以为是父亲回来,抬头一看,是一个陌生的小男孩。
桓英道:“你是谁?”
桓征眼睛一亮,道:“是你啊。你不就是那小圣女吗?我在那花园听你唱过曲的,真好听。”
桓英未想记忆,摇头道,“我不认得你。”
“哦。我叫桓征。我听你在哭鼻子,就过来……”
“我才没哭鼻子呢。你来做什么。”桓英打断桓征的话。
桓征笑脸道:“小圣女。你是想家、想你娘了吧。我来给你吹笛,你就不想了。”
一提到娘,最是桓英的伤心处,眼泪又哗啦啦下来。
“我不是小圣女。我也不要听你吹笛。我要我娘。娘……”
“可是,那些人都叫你小圣女啊。”桓征自言自语,不知如何是好,想是认错人了。只有拿起笛子吹奏《落英》。桓英听似耳熟,止住哭声,定神听会。桓征见奏效,鼓着腮吹着破音。
桓英道:“才没我爹吹的好听呢。”
“我才学会的。以后会吹的更好听。”
——
——
待续……
………【第三十八章 峨眉山下 蜀汉归前秦(中)】………
此时桓伊进来。。26dd早闻声还诧异,但见小桓征,甚是欣喜。问道:“小鬼头,你怎在这?我还寻思怎去长安带你呢。”
“恩。将军叔叔。我舅母带我回家了呢。”小桓征见桓伊更是欢跃。
桓英叫一声‘爹’,桓伊走近,抚着桓英辫发。
“你找到家人了?”
桓征点头,眼睛一眨一眨地看着桓英做鬼脸。桓英破涕为笑。
“找到就好。以后就不能乱跑了。”
“汉儿……”
桓征听舅母叫自己,便道:“我舅母叫我呢,我回去了。再见。”
说完,便一蹦一跳出去。突然回头,举着长笛道:“将军叔叔,这长笛送与我了,好不好。”
桓伊笑道:“就送与你吧。”
“谢谢将军叔叔。后会有期黄莺儿。”
桓伊也松一口气。长安可以不去了。又叹一口气。此番,失一个钟爱的人,得一个可爱女儿。造化弄人啊。
——
——
话说张为抢了秦军帅旗,回头找大虫和师父不见,心也燎急。尽是兵荒马乱的,找半圈不见,便一气坐在一匹死马上,扯着嗓子喊:“师父。师父……”哪有人应,他不知道小桓征让桓伊带走了。
听西南方向有虎啸,弃了手中帅旗,张为又巡声而去。
追了一月余大虫,终于逮到。还是不见师父,便又骑着大虫回梁州。梁州新刺史下令拿人,张为不从,闹得梁州城一片狼藉,人心惶惶。张为又往城北郊的晋军驻守兵营窜去,只为找师父。
兵营又是大乱。张为见人便问:“我师父呢?我师父在哪?”
此时,秦军的探子立即将晋军军情报道王猛。王猛哈哈大笑道:“天助我也。”
王猛即刻率将组兵,渡江南攻。晋军受扰,军心已乱,还击无力,哪经得住王猛四十万大军。梁州难保,急书请求援军,却已经来不及。梁州被王猛挥军披靡,三天攻破。苻坚也带精兵南下,乘胜追击。
此时益州参军领兵袁乔已故。由刺史周抚带兵前往梁州支援。难为周抚将御不及。梁州大势已去,周抚被擒。降秦。
益州也便归秦。蜀地六大族姓,归附秦国氐族,依旧达官的达官,贵人的贵人。
昝氏一家出猛将,皆被封为将军。昝氏向李兰求情,一一婉拒。
苻坚亲自进成都,拜访昝府,拜见舅母。
礼周后。苻坚道:“此番得顺利攻回益州,多有舅母,以及昝家将军所助。”
昝氏道:“并非。昝家并未出力。”
苻坚扫视昝府上下,客气道:“昝府众将军未出力与晋军,便是对我秦国最大的相助啊。”
“我昝家以前蒙得军权,尚可带兵,保家卫国。如今,亡国之奴,只为苟且活命,不有作为了。”
苻坚不知道,如此奉捧,昝氏根本不受用。昝氏见苻他眼珠子滑碌碌地盯自己身后的李娫,便心中暗道:“此君也难成就天下一统啊!”
话说李娫是听言小桓征走丢,心急如焚,由桓冲等几名亲兵,乔装随从护送,从建康赶来成都。
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