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3/4 页)
钱拿出来在本国兴建大规模的工业和发展军事力量,这个意见在当时无疑是符合历史潮流的,因为当时世界上各国都在拼了命的发展工业和军力,来为将来的争霸做准备;但是,富有的菲尔德却偏偏不屑于这两样东西,多数人的意见都倾向于拿这些钱来吃喝玩乐尽情的享受,为了满足人民的这种需求,王国下令:在全国大规模的修建豪华剧院、电影院,兴建在当时还算是新鲜事物的游乐场,不惜高价从国外聘请著名的演义人员到菲尔德进行演出,同时为了迎合国民享受生活的需要,花费巨额资金从大汉帝国高价购买高档生活消费品,比如汽车、收音机等,这在当时来说绝对属于贵族阶层才能享用的东西,但是这些在菲尔德却是每一个人所必须的生活日用品(没办法,因为有钱);相传:在菲尔德的王都赫尔墨,有一条用黄金铺成的金色大道,不仅街道是黄金的,连两旁的店铺也是黄金的,犹如天境一般!
尽管菲尔德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但是,菲尔德王国却不是一个工业化的国家;在当时的整个菲尔德王国,全国都没有一家像样的工厂,就连铁钉和火柴这种很普通的东西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当然主要是从大汉帝国进口),当时整个菲尔德的商品几乎100%都需要从大汉帝国进口,从铁钉、火柴到军舰、大炮,菲尔德不能自己生产其中的任何一样东西;就连整个菲尔德在国内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娱乐场所时,发现整个菲尔德国内没有一支可以承担任务的施工队,因此不得不花高价从大汉帝国聘请建筑公司,这样,菲尔德人依靠自己辛辛苦苦做海上贸易所赚来的财富就这样转手流入了他国的口袋中。
而与菲尔德王国紧紧相临的安拉格,当时还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之中;但是,当时的安拉格出现了两位后来很著名的人物:朱塞佩·加里波第和奥托·冯·俾斯麦;加里波第当时是撒丁王国的军队统帅,而俾斯麦是当时安拉格地区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普鲁士王国的首相,两个人都在致力于安拉格的统一和崛起;终于,共同的志愿让这两人走到了一起,在加里波第和俾斯麦的努力下,普鲁士和撒丁这两个当时安拉格地区最强大的国家联合了起来,兼并了其他国家统一了安拉格,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和统一的安拉格帝国;这时,新兴的帝国在急切需要大量财富来建设本国工业和经济的时候,他们把目光放在了菲尔德人的身上,于是,在加里波第的亲自策划西啊,一支战斗力强大的殖民大军很快就被组建了起来;公元850年,加里波第亲自率领着三十万殖民大军,举起的屠刀终于向菲尔德人的身上砍去。
当时,整个菲尔德王国的全部军力不超过10万人,而且,军队装备的步枪依然以前装的滑膛燧石枪为主,而安拉格帝国在俾斯麦的领导下,由于大力发展工业,虽然是个新兴国家,但是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化基础,加之在开战之前又向大汉帝国购买了大批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后装线膛杠杆连发步枪,使得安拉格军的火力和战斗力均大大超过了菲尔德军队,而人数也数倍于菲尔德军队;这时,菲尔德国王才知道情况的危急,于是颁布招令全国进行紧急总动员,急忙扩军迎战,同时花巨资向大汉帝国订购武器装备,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晚了。
菲尔德人民多年富有奢华的生活严重的消磨了菲尔德人的战斗意志,使得在国家遭受外族大举入侵的时候,可以响应国王号召前来参军入伍的人寥寥无几,10万人的军队也只扩充到了15万多人,而更严重的是:从大汉帝国订购的那批武器装备,出了问题!由于菲尔德的定货时间要晚于安拉格,而大汉帝国的工厂生产能力有限,不能同时为两个买家供货,因此菲尔德的货要在为安拉格供货完毕之后才能生产;这简直犹如一把利剑刺进了菲尔德的咽喉:敌人数量比自己多,而自己的武器装备和敌人有着代差;而更要命的是:过惯了奢华富足生活的菲尔德人不愿意在战场上送了性命,因此可以说这样的贪生怕死的军队毫无战斗力可言,很快,仅仅两年不到的时间,菲尔德的15万政府正规军就被安拉格30万殖民军全部歼灭,此后,菲尔德政府再也没能组建起一支数量庞大的军队;至公元858年,菲尔德政府有组织的抵抗宣告结束,菲尔德进入游击队时代。
公元861年,情况又有了转变的希望:安拉格政府作出了入侵尼德兰的决定;这样,军队数量有限的安拉格政府不得从菲尔德方面抽调兵力组建尼德兰殖民军,这样无疑就减轻了菲尔德抵抗组织的压力,公元862年,安拉格政府从菲尔德抽调出了一半的兵力组成尼德兰殖民军大举入侵尼德兰,这使菲尔德抵抗组织又见到了胜利的希望,于是在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