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部分(第3/4 页)
了一个巷子里
“被盯上了?”
想到这,青年的心下警惕了起来不过,现在已经晚了,他看到自己张贴宣传单了
可为什么不抓自己呢?
犹豫着,青年再一次提起箱子,朝前走着,而在他走出百米之后,却又感觉自己被人给盯上了,到了南长街口上他乘着拐弯儿的机会,向后溜了一眼,那个人还跟着呢他几乎忘了地上的雪,脚底下加了劲,速度自然也快了许多
这个银妆素裹的世界,没有青年坐下的地方也没有他青年的去处;白茫茫的一片,只有饿着肚子的小鸟,与走投无路的人,知道什么叫作哀叹
上哪儿去呢?
这就成个问题,先不用想回到军营了!绝不能暴露目标!也许他没有抓自己,就是想查个究竟
下小店?
不行!凭他这一身衣服,进小店更引人怀疑
上大一点的店?
去不起,作为一个普通的士兵,他手里只有五块钱
上澡堂子?
十二点上门,不能过夜
没地方去
因为没地方去,才越觉得自己的窘迫
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更是为了不暴露军营中的同志们,手中提着满是宣传单的青年却是不知道要朝什么地方去
不知不觉的,他来到了中海到桥上,左右空旷,一眼望去,全是雪花他这才似乎知道了雪还没有停下的意思,摸一摸头上,毛线织的帽子上已经很湿,之所以带着这帽子,是为了不让那光头出卖自己的身份
桥上没人,连岗警也不知躲在哪里去了,有几盏电灯被雪花打的仿佛不住的折青年看看四外的雪,心中茫然
他在桥上立了许久,世界象是已经死去,没一点声音,没一点动静,灰白的雪花似乎得了机会,慌乱的,轻快的,一劲儿往下落,要人不知鬼不觉的把世界埋上在这种静寂中,发现自己没有任何去处的青年,却是在思索着自己的去处
要到那去呢?
突然,青年的眼前一亮,去学校!
对,去大学,到大学中,自然不会暴露军营中的同志,想到这,青年拔起腿就往回走,非常的快而后面的那辆自行车也不紧不慢的跟着他
当这城内的青年和便衣侦缉队的人在那猫抓老鼠的时候,在京郊的内务部队第一总队的军营之中,这里虽同样下着大雪,可是在总队部内,却依是热闹不凡,在地下室内,几十名青年军官和士兵正在那里印着传单
在过去的两个月中,这些青年军人都是如此的忙活着,日以继夜的用简易油印机印制着传单,印制传单的费用都是军人们从军晌中节约出来的,当然还有一些秘密捐赠
正是随着这些传单的印制,在北京的街头,那些的油印传单才会满天飞,方才会贴遍整个京城:
《我控诉——中国之真相!》
《中国之命运》
《外争国权内争民权!》
诸如此类的传单,在过去的两个月中,被到处散发着张贴着,这些传单的内容极为简练,全是用极朴实的言语要求内修民权,外争族权对内要求改善人民生活,国民平等,反对**,对外要求采取强硬的外交,反对对外妥协
随着这些传单的扩散和宣传单的张贴,京城的政治局势随之发生了转变,总统府多次训斥京城警察厅要求严查,而国务院亦召开专门会议消对此加以调查,可是似乎没有什么效果,准确的来说,直到现在警察都没有找到源头
甚至于对于京师警察厅的警察来说他们从未想到,这一切的源头竟然在军营之中,而且是在内务部队军营之中
“印制一百万份传单,务必争痊到行动发起后,京城民众,可以达到人手一份!”
翻阅着刚刚印出的成叠的传单,蒋志清对负责传单印制的军官说道
如果说,一个月以前他还有些犹豫不决,那么现在,他却不会有任何犹豫了,一个月前,军营中来了两名客人,那两名“城中”来的客人委婉的表示,他们已经知道了内务部队青年军官们的行动虽说他们并不赞同发动军事政变,但亦不反对“青年军官在紧急关头为国挺身而出的行为”,而且他们“理解青年军官们的爱国之心”
随后,在那两个客人离开之后,其中的一个客人给了他一张二十万元的支票,而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他们的行动得到了“城中”的支持,由此可见,正义的事业从来都不是孤独的
“还有《告全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