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领主张,鉴于华北战场的不断扩大,应立即停止上海战事。
陈诚早已成竹在胸,对蒋介石说:“上海方面的的仗绝非能不能打的问题,而是必须打。怎样打,亦即大打还是小打的问题。”
蒋问他这是什么意思。
陈诚说:“北方战场业已摆开。汤恩伯、卫立煌等部占领八达岭、南口一带,给南下之敌侧背插上一把利刃。日军肯定是要南下的,因此,南口重地是他们在所必夺。而我军亦在所必守。华北战事的扩大已无法避免。敌从华北而来最为忧虑,华北一马平川,千里太平原,利于日军机械化部队快速推进,速战速决。华北日军有关东军和驻朝鲜方面军作为后盾实力,调动方便,进出畅通,随时可集中优势兵力,长驱直入,若日军在华北得势,必以主力沿平汉路南下,直扑武汉。这样,我华中部队将被敌切断后路,既无险可守,又无路可退。华中我军则有被敌人一鼓而歼之的危险。”
蒋介石问道:“照你看来,应如何办。才能避免这一危机?”
陈诚说:“日军既然不肯放弃上海”,不如索性将计就计,扩大上海战事,把北方的日军吸引到南方来。我华中广大地区,江河纵横,水网泽国,机械化部队展开困难,敌之锋芒顿然锐挫,而我军则尽可发挥其优势。”
蒋介石阴沉着脸,在巨大的地图前凝视良久,突然两眼雪亮,激昂叫道:“打!上海的这个,一定打!”
陈诚道:“您若决心在上海大打,第一步必须尽快向上海增加兵力,要造成以绝对优势兵力围歼上海之敌的态势,才能有效地吸引敌主力,将华北战场转移华中。”
蒋介石一拳头砸在地图上的“上海”处。“增兵,把精锐主力都调上去!”
2
8月20日。
蒋介石发布命令,实行全国总动员,政府转入战时体制,以大本营取代军委会。大本营最高首脑为陆海空军大元帅,由蒋介百担任。将全国划分为五个战区。其中上海、苏南、浙江为第三战区,由冯王祥将军任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为副司令长官。淞户战场的浦东方面,由张发奎指挥;淞沪近郊方面,由张治中指挥;江防方面由陈诚指挥。
转瞬之间,由张治中负责的淞沪战场,一下扩大为战区,并迅速增加兵力达三十万人。
面对这一新的变化,一心想从华北向南推进的日军中央统帅部感到有些莫名其妙,发出为什么事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不再往华北增援,而在上海附近大量集结兵力的疑问。
当优势的中国军队对上海日军形成包围态势之后,天皇和日军统帅部都极为震怒,认为中国方面侮辱了帝国皇军。天皇通过近卫首相发表“膺惩中国军”的声明,十分恼怒地声称:中国方面如此轻侮帝国,帝国隐忍已达极限,决心采取断然措施,膺惩中国军,促使南京政府反省。
日本将向华北增兵改为向华中增兵,并将华北一部兵力转调华中作战。9月上旬,将驻扎于大连的天谷支队、台湾的重藤支队增调上海;9月中旬,又向上海增派第3、第9、第13、第101师团,以及野战重炮兵一个旅团,独立野战重炮兵一个联队,迫击炮兵一个大队和飞行团等部队。
至9月中旬,日军在上海的兵力达十万人以上,重炮三百多门,坦克战车二百多辆,飞机三百余架,大小舰只七十余艘,以陆海空军在上海与中国军队进行立体决战。
9月21日。
国民政府大本营发布命令,调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赴华北组建第六战区长官部,大本营大元帅蒋介石兼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亲自指挥上海作战。
蒋介石再次向上海增加兵力,并将战区划分为左中右三个作战集团:
右翼作战军总司令:张发奎上将。指挥第8、第14两个集团军;
中央作战军总司令:朱绍良上将。指挥第9集团军和第17军团;
左翼作战军总司令:陈诚上将。指挥第15、第19两个集团军。
此时,淞沪战场中方已集结兵力达四十余万,几乎全为中央精锐部队。
为了更有效地吸引日军,蒋介石还在部下的劝告和陪同下经常出现在上海前线指挥督战。10月中旬的一天夜里,蒋介石带领第1预备军司令长官李宗仁、大本营副参谋总长白崇禧等高级将领去淞沪前线。列车行至苏州近郊,突遇几十架日机轰炸,满夭照明弹把夜空照耀如同白昼。列车成了敌机攻击的目标,机车紧急刹车成功,蒋介石等人赶紧下车,钻进站内,侥幸躲过了敌机才得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