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页)
于是大皇子就叫“修文”,他也已定下了生第二个儿子便叫“修武”
群臣纷纷表示这字辈很酷,皇子么像什么修文,修武,修理,公主么像什么修画,修琴,修书……等等等等。谁料这字辈立下还不到几天,修文大皇子“呃”一下就嗝屁了。
之后二十五年,整整二十五年,后宫再没产出过一个崽子。
老皇帝自此是哭天抢地,可怜见的……二十五年后终于,终于,皇后怀上了!!且不说皇后她是不是使了吃奶的劲,第二日早朝老皇帝是一扫常态,满面红光的对群臣大吼一声“朕有了!”吓得年过古稀的老丞相腿一蹬含恨而去。
所以大家纷纷表示这孩儿定是老丞相转世而来,又有野史记载老丞相同老皇帝的风流韵事,总之此事又传为京城的一段佳话。
老皇帝这回武也不修了,和一群大学士左思右想了数月,这个也不好,这名也不行,过程有如十月怀胎。结果太子脑袋都出来了,名字还是没着落。
皇后一能下床便抱着太子到集贤院拉着皇上的龙袍哭的死声啕气:“皇上您就是狗娃儿也快起一个啊!您再不起,咱老二要是夭折了去地府报道名簿上没名,不是要做孤魂野鬼么?”
当着众大学士的面,这话说的老皇帝颜面扫地,把他气够呛:“说什么鬼话呢!咱老二夭折?咱老二就是十岁再起名,也来得及!……”老皇帝说着气呼呼的拿起本书随便翻了一页,手有点抖:“喏……喏,衡,这字不错,就起这名吧。”
你不是说不急吗?!大学士们急忙朝那本书皮看过去——《三字经》,皱眉思忖片刻面面相觑,三字经中哪个衡字?急忙问:“皇上,出自哪一句?”
老皇帝眼神不济,拿到眼前眯着眼睛,用手指点着那一句话一字一字念道。
“刘衡之编纂。”
众大学士不约而同的低下了头,并不吐槽。
京城那书生刘衡之听说之后嚷着“刘某何德何能!何德何能啊!”迎风流泪,誓要考取功名报效万岁,结果秀才也没考上这又是后话了。
太子满周岁的时候那如意王爷也跟着钻出了王妃的肚子,老皇帝还没听说祥云的事,自然是满心欢喜的,嚷嚷着要给如意起名。
据说淮阳王当时是这么回他的:“得了吧。你起名最薄命。”
老皇帝怒道:“我也就死过一个儿子吧!”
“你也就只有一个儿子吧!”
老皇帝不干,他的后代可是“修”字辈,原本的设想是修什么的都有,但现在却只有一个人,他……他面子上多挂不过去!他也并不期待自己能有第二个妃子“使出吃奶的劲”了,因此硬要拉着淮阳王的儿子入“修”字辈。
淮阳王回来对王妃一说,王妃正在练字,就道:“本想起名岑如意的,那就只能岑修如了。”说着在宣纸上就写下了“岑修如”三字。
淮阳王本就避讳那如意的事,一看就破口大骂:“如什么如!如什么如!你活腻了!”拿起毛笔两笔划掉了如字,想了想,改成了“儒”
岑修儒。
王妃本来看着这名又像男孩儿名又谐音“如”,正满心欢喜,谁料淮阳王在旁傻笑道。
“这名儿好,儒弱(友情注音:nuo),必不会惹出事端,定了,就叫他岑修儒。(友情注音:nuo)”
王妃破笑为涕,掩面而泣。
关于这个错别字的问题,淮阳王年幼时的太傅难辞其咎。
其中波折一来二去,幸而最后修儒的名儿没变成修懦。但淮阳王接下来的日子,却越来越不好过了。
正文 3第二章
修儒长至四五岁,一直十分乖巧,但有一日,淮阳王抱着他在膝上,忽然装模作样的想教教修儒道理,便抱着修儒到窗前,语重心长道:“修儒,你看看,农民伯伯是多么辛苦啊。”
“……”
“而且,今年雨水这般少,怕是没有好收成,农民伯伯连饭都吃不饱呢。”
修儒两只手扒在窗沿,在偌大的花园里张望了半天,愣是没看见什么农民伯伯,但他愣了愣,却懂事的点头道:“爹爹说的是。”
淮阳王难得装逼成功一回,心里美滋滋的,正要抱着他回去,却发觉修儒认真的盯着花园,一脸认真的喃喃自语道:“下大雨。”
话音一落,顷刻间,窗外就是瓢泼大雨倾倒了下来,看着自己儿子回头欣喜的一笑,淮阳王当时就傻了。
当他哭嚎着“天要亡我”冲进王妃的房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