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第1/4 页)
第一排的投石机步卒迅速装填重达百斤的巨石,两百步卒齐声暴喝将绳梢拉下。
传令官又一声高呼,“放!”
漫天的巨石飞向了睢阳城。
睢阳城的守军虽说已早早的作好了准备,可仍有些不走运的,当场被砸得脑浆迸裂。吴军第一排的投石机装填的弹药的时候,第二排继续发射。
睢阳城在密集的石雨下城墙的东北角砸出了一个不小的缺口。
半晌的功夫,吴军石头用完了,巨石雨停了下来。
刘濞抓住时机下令,骑兵先行冲击棘壁。跟在骑兵之后的,便是数十万步卒。
“命令精锐步军,压向东北角缺口!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冲上去!”
韩安国发现吴楚军队分开,楚军绕向西南,而吴军则黑压压地压向了被砸开了一个大缺口的东北角,心中暗叫不好。
张羽何在?
末将在!
带上你的兄弟和机弩手到东北角,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堵住缺口!若叛军有一人上来,拿你是问!
末将得令!
张羽飞身从正面作战中转入东北角,吴军人多,在角落里施展不开,人多反倒成了累赘,张羽死死的顶住吴军的冲锋,城池脚下的吴兵尸体堆了一层又一层。
在正面楚军的攻击方向中,城墙守护的梁国兵力单薄,韩安国命人将早已烧得滚烫的油锅,搬了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股脑儿倒了下去,顿时楚军死伤一大片。
战斗从早上打到傍晚,吴楚军队多次冲上城楼,却又被指挥有方的韩安国给打了回去。
刘濞见吴楚军队伤亡惨重,而且天黑不便攻城,于是便鸣金收兵了。
一天的战斗下来,刘濞损失了不少军队,心疼不已,但他同样知道,睢阳守军也是奄奄一息了。
只要再耗上几日,睢阳必定城破。而睢阳一破,就等于夺了半个天下,到时候必然天下震动,诸侯望风来投,接着叩关而入就不是什么难事?
睢阳一定要破!
当韩安国与张羽满脸血污地去禀报刘启时,刘启第一句话便是破口大骂:“那混帐周亚夫怎么还不派兵来救!”
韩安国与各将领只能相互苦笑。
谁都清楚,吴楚联军这样攻下去,睢阳迟早要完蛋。
大王,为今之计,要继续向朝廷求援才是!
寡人岂不知,可是那混帐周亚夫迟迟不来,寡人也是心急如焚!
大王,为臣以为,向周亚夫求援之时,应向朝廷参他一本,迫使其出兵!陛下不可能任由睢阳城破,若周亚夫抗旨不救,兵败之责全由他一人承担。
梁王一听,两眼放光,抚掌笑道:“妙也!”
第89章:七国之乱6周亚夫的决策
睢阳城吃紧,梁王刘武向朝廷上奏弹劾周亚夫的同时,又派出使者到荥阳一日三催。
梁国使者把梁王手书交给周亚夫,周亚夫却连看都不看,就把他们打发走了。
梁国使者前脚刚走,朝廷使者后脚就到。
朝廷使者带来刘启的旨意,希望周亚夫发兵救睢阳,哪怕去派出小股部队意思一下也行。
但周亚夫还是不干。
刘启拿到周亚夫的回奏,有点哭笑不得。
像周亚夫这种将领,连老爹都得让他三分,到了他的军营不通报连门都进不去,不奉刘启的诏倒也不奇怪。
刘启不得已只能给梁王下旨回复,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刘武得知连皇上都无法迫使周亚夫出兵,当即暴跳如雷,把周亚夫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
刘武始终想不通,如果梁国完蛋,对周亚夫有什么好处?周亚夫的算盘他想不通,不过有一件事他却想通了,不管梁国完不完蛋,只要我刘武不完蛋,你周亚夫迟早得完蛋。
远在荥阳的周亚夫并不在乎别人别人的想法。
身为太尉,他所关心的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战争的全局。
他曾经仔细的为梁国算过帐,以梁国的物资和守军,再加上文武全才韩安国,猛将张羽,睢阳城几个月内破不了。
而他必须利用吴楚与梁国胶着的大好时机,出奇兵完成既定的战略构想。
在离开长安之前,他就向刘启陈述了自己的策略,楚兵剽悍,难以争锋,最好的办法是用梁国吸引叛军,而他则出奇兵截断吴楚粮道,如此才有速胜的把握。
刘启毫不犹豫地欣然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