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第2/4 页)
眼,在马上放声大笑,笑完了说道:
“事情已经到了这般。你叫本官还要收场,高同知,此事不要说你没有听到风声,这件事本官不会收什么场,一定要一查到底!”
说完一抖缰绳,也不理在那里脸色极为难看的高同知,大声说道:
“留下十人在此看守,其他人带着犯人回营!!”
正说话间,营官赵洪小跑着到了王通跟前,沉声禀报道:
“大人,那些看热闹的闲汉怎么处置?”
“怎么处置,当然是一并带回审问,这些混账可都是人证!”
王通在马上冷声评价道:
“无知蠢物,以为官府怕事,几次三番挑起事端,现下等到某家亮出刀子,人头落地了,各个知道厉害了吧!!”
说完敲打马腹,扬长而去,只留下一地的血迹狼籍还有脸色阵青阵白的高同知。
这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天津卫城,官差收取平安钱的时候。大部分店铺还都是怕官怕管的,尽管不情愿,但还交了钱的,此时都是庆幸不已。
但挨着晋和货栈的那些店铺,看着晋和货栈威风八面的把锦衣卫打成那个样子,跟着哄笑,也觉得自己不用交平安银子了。
还有那自觉明白朝廷大势,听闻些风声,觉得这锦衣卫收钱是勒索,也硬顶着没交的的一干人等。
到了现在都是急了,炮打晋和货栈的消息一传过来,每个人都慌了,有人急忙去门外找那被摔坏的牌子,也有人拿着银子就向锦衣卫官署那边跑。
但事先谁也没有想到王通的反应居然这么快,等他们跑到锦衣卫官署的时候,行动已经完结。
七十多个血淋淋的人头就挂在院墙边上,那些匆忙赶来交钱的生意人各个心颤腿软,甚至有人走着平地就摔倒在地上的。
刚才收钱的时候,一个个大义凛然,冷言冷语的,现在却上杆子来交钱,就算从前天津锦衣卫千户的那些兵卒窝囊,看着这前后对比也是心中有气。
“大人,小的刚才没那么多银子,现在把银子给大人带来了。”
“这些不够,晚交一刻罚银一倍,晚交一个时辰罚银三倍,晚交一天罚银十倍,补上吧!!”
为了收平安钱。这锦衣卫可都是动用了大炮,别等着火炮轰过来,多交点就多交点,总比没命强。
事情到这里还没完,晚交银子的这些商户,平安牌子都被收回,换上了红底黑字的平安牌子,这个牌子每月缴纳的平安钱多了五成,一年后才能换回。
那些自以为硬气,当时砸了牌子的,自然要花百两银子买个红底黑字的牌子,要挂三年,三年后是不是换牌子再说。
从上午平安牌子收钱到下午匆忙来送钱,时间上没有超过三个时辰。现在这些生意人都是叫苦不迭,上午别人上门来收,自己咬牙逞能不给,下午自己送钱上门,低声下气的送,别人还未必肯收,而且还多交了不少,这是何苦来。
有关系的人当真不少,很多人去兵备道潘达、监粮宦官万稻甚至有人求到了参将李大猛那边,却没有一个人理会。
到了下午去锦衣卫官署补交平安钱的时候。众人才知道一件事,城内最大的三家买卖,出了晋和货栈在闹之外,通海和勇胜都在上午就交了平安钱。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每个人又是捶胸顿足后悔不迭,那些财雄势大的都不出头,自己跟着蹦跶什么。
……
“连夜审问,人证、物证、口供都要齐全,画押手印一个也不能少,晋和货栈的人和那些看热闹的闲汉,想要出去可以。必须要找城内的保人。”
王通在锦衣卫官署一连声的发号施令,孙大海在那里不断的指派人手,这等拷问审查的功夫,还是京师出身的比较精通。
吩咐完这边,王通又对杭大桥说道:
“几个受伤的弟兄,还有给他们瞧病的郎中,也都要写出口供证词,按下手印画押!!”
孙大海应了声,刚要叫身边的人去做,却愣了下转头问道:
“大人,瞧病的郎中怎么还要供词……”
“断了几根骨头,身上有什么瘀伤,要休养多少时间,这都要记录在案,这几个郎中都要联名签署。”
孙大海似懂非懂的答应了一声,急忙下去办了,王通派人又去把谭剑请了过来,一进门就吩咐说道:
“等口供等出来,你带着这些文报立刻前往京师,以公文的形式报到锦衣卫北镇抚司衙门,要是那边不收,你就直接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