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第2/4 页)
就能看到海边,出了天津城南门走路不用一炷香的功夫就是运河边上。
所以天津城池周围到处都是货栈、商行、客栈,以及相应的酒肆茶坊,大小店铺和仓库,又有各个大小衙门派出的关卡税所,这些官署和商铺所带来的大小民居。
到处都是房屋,什么地方也没有空地,招募锦衣卫新丁,几千人报名,需要好大地方,城内城外却都是无处可选。离城池太远也没什么好处,距离十五里以上,这粮食补给什么的也是大麻烦。
到最后在城北五里找到了一处,这边曾经被海水浸过,长不得庄稼,后来刘六刘七造反的时候这边又砍了大批的人头,都传说晚上有鬼,这地方也就这么荒废了下来。
今日招了人手,王通却觉得这块地方当真不错,回头就吩咐孙大海去清军厅那边办了手续,这里找人看护起来,今后就把营地放在此处了。
选上的今天就不用回家,都住到城内锦衣卫的官署中去,没选上的,则打发回家,没选上的很多都对这货栈的待遇动心,而且听说这是王千户的产业,官家的买卖那肯定不用担心什么风险,虽说当不了锦衣卫的差事,可弄个糊口的事情做,也比在家混吃靠父母要好。
正月三十这一天,连那些没选上的都已经回到了天津城,王通把这些人集合到选拔时候的那块空地上,先安排没选上的去搬运材料,搭建窝棚,然后把选上的这六百人交到了木台之前。
看着下面并不怎么整齐的队伍,王通笑着问道:
“知道你们接下来要干什么吗?”
二百三十二
“知道你们接下来要干什么吗?”
王通在木台上笑着问道。这六百人却是分成两队战列,那些有本事会武艺的站在右侧,靠着力气跑步过关的站在左侧。
听到王通发问,下面的人都有些奇怪,右侧的这队人沉稳了不少,彼此对视几眼都没有出声。
目光扫过,看到了左侧,王通看着年纪可能还要比下面大部分轻装小一些,又是和和气气笑着问,众人也放松的很。
“大人又要管小的们吃饭住宿,又要给俺们发袍服,小的们明白,也不能让大人白花这些钱财心思,咱们大家卖力干活不能让大人亏了!”
也不知道是那个口齿伶俐的喊了这一句出来,大家看到那小大人脸上的笑容更浓了一些,觉得这回答说对了,当即七嘴八舌的接口说道:
“俺种庄稼可是一把好手!”
“伺候田地不输人,一到农忙的时候,七里八乡都抢着雇俺去做短工……”
“农活小的不行,可也有一把子力气,运河一开化。那用工多着呢,小人去搬运扛包也不少挣,不会亏了大人的饭钱房钱。”
下面纷纷攘攘闹腾的很,王通瞥了眼右侧的那些人,那边的人没有跟着起哄,脸色上却都不太对。
从靖难之后,甚至连土木堡之变都算上,大明始终没有什么事关生死存亡的大战役,也没有什么动摇国本的入侵,外敌内乱,都可以用绝对优势的人力和财力击败歼灭,也勉强能说个承平日久。
太平久了,这军队渐渐松懈下来,军将们不把心思用在练兵打仗上,而是琢磨着怎么聚敛家产,升官发财。
克扣军饷是其中一条,用手下官兵给自己开荒种地则是另外一条,免费的劳力,收获的粮食除了吃用之外,其余的都是归军将个人所有,要是手下有会手艺的,那情况又是不同,这做工的总比种地的赚得多。
卫所里面的军户就是如此,军户们等同于卫所统领的私人奴仆,种田做工,却丝毫没有训练之类的事情。
京师锦衣卫兵卒要上街收钱,然后层层上交。这也是类似的勾当,听到王通发问,下面的不少新兵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卫所中的习惯,并当做常理一般喊了出来。
看着木台上那位千户的笑容越来越盛,下面众人还以为说对了,鼓噪声越来越大,右侧那些人则面面相觑,也是犹豫迟疑起来。
王通举起手向下压了压,台下的嗡嗡声过了半天才安静下来,王通脸上笑容不减,眉头却不为人注意的皱了皱,看着下面本就歪歪扭扭的队伍,现在已经快完全散掉了,选了卫所的余丁,军户身份比较靠得住,可以有家人担保,还有就是觉得他们毕竟是军事化屯垦组织出来的人,怎么说也要有些基础的训练。
可看眼前这样子,自己要做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渐渐台下的人也注意到王通脸色渐渐沉下来,下面也开始安静。
王通伸手指着这些被选中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