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4/4 页)
平了……可不能只见这眼前太平,为政者当居安思危,边塞之外仍有虎狼,东海倭国险恶尚存……李成梁太执着财货享乐,戚、俞二人陷于朝局,几人作为止于此而……”
谭纶越说越是虚弱,外面的谭将走进来刚要说话,却被他挥手止住,强自支撑着说道:
“不说如今,大明二十年后又有何人,戚、俞身后无人,李成梁的几个孩子看着最多不过是莽夫,粤省陈璘仅仅操练水师……王通,你就是大明的名将种子,你那武馆,就是大明的武学,就是大明武事的兴旺之因!!”
王通已经不再低头,他看着病榻上的兵部尚书谭纶,王通身体不受他控制,一直在颤抖。
在那里记录的谭兵和谭剑,也都停下了笔,张大了嘴看着那边的王通,就这么一个壮健些的孩子,当得起这个?
九十一
“近臣,幸臣,终究要背上一世骂名。想要身后赞誉,青史书写,还是要去建功立业,开疆拓土……”
在离开兵部尚书谭纶府上的时候,谭纶意识已经不清,最后这几句话是呢喃出来的。
王通骑在马上,被冷风一吹,脑筋才清楚了一点,来到大明以来,如此操持国事的官员王通还是第一次看到。
至于青史留名还是身后骂名,王通心里倒分得清楚轻重,不管什么名,都是身后事而已,活着的时候有荣华富贵,这才是最实在的东西。
真正让他感觉到有点莫名的实际上是谭纶神智还清醒的时候,做出的一个托付,老人指着管家谭将,下面记录的谭兵谭剑说道:
“这些儿郎跟着我时候不少,早就不知道家在什么地方,老朽一去,他们也没个去处。回乡务农未免可惜了他们身上的本事,就让他们跟着你吧,也去你那边做个帮闲。”
当年谭纶在东南和北地以文官管武事,身边也都跟着亲兵家将,谭将等人就是一直跟着他到现在的残留。
这的确让王通又是糊涂又是惶恐,自己的所作所为完全为了取悦万历皇帝,可经过这一闹,好像一下子高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