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3/4 页)
字“强国”
“?没了?”李泰好奇道,强国,就这两字?
李世民眨了两眨眼,打量了下正看着自己的李泰,慢吟吟“没了”
李泰无奈地翻了两个白眼,再问到“却不知,父皇对其现在的情况知之多少?”
这话一出,立即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坐起身子“青雀此话何意?”
看来,这便宜老爹,他还真是不知道啊,怪不得,历史上波斯求援之时,大唐对白衣大食乃是一无所知,不敢妄动兵戈。
李泰眼珠子转了一圈,开始向伟大的太宗皇帝灌输起关于目前,波斯国内战况,以及那伊斯兰教的兴起,乃至现今穆斯林的强大实力。不过,尤为重要的是,若大唐援救了波斯以后,将会得到的利益。可惜啊,这时候的波斯虽然商人众多,大唐各地都有,更是称其为富商的意思,但是,它最有价值的资源,却尚未显示,若是当时的大唐得知,波斯地区,中亚之地,拥有最为富有的石油资源的时候,怕是不需要他李泰提醒,就自己去打了。可惜啊,这不可能,在7世纪,人类又如何得知,数千年后的石油,会是多么昂贵的资源吗?
李世民听了李泰的讲述,波斯之地,富饶,物产丰富,金银财宝无数,也略微有些动心。但做为一个具有深谋远虑、高瞻远瞩的皇帝,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轻启战端的。
虽然李泰说得很动听,十分得吸引人,但是,伟大的太宗皇帝,却始终没有说什么。等李泰说完后,将希望的目光投向李世民,后者只是轻飘飘地道了句“此事还得从长计议,波斯之地,我大唐鞭长莫及啊”
李泰只得求助地看向李恪,后者无奈地耸耸肩,表示无能为力,李泰只得泄气,确实是没什么好说的,这大唐与波斯之间,路程可不是一般的远啊,且还有西突厥,若是贸然出兵,势必引起误会,若要通过其地,势必要开战,目前,我大唐边疆尚有忧患,不宜出兵啊。更重要的是,该出兵多少为好,大唐边防军,尚且不过50万,除东南濒临大海,其余各处都时常有战事会发生。
可笑的事,后世曾有人言大唐兵力不强,军事甚弱,比不上汉、隋、明等,真是笑谈。汉朝,北仅匈奴,隋乃突厥,那么明呢?貌似刚开始,也仅有蒙古吧,最后,蒙古也归降,只有十数万人的后金,却能令其覆灭。唐呢?北方不止突厥一家,西南还有刚强盛的吐蕃,在西边,更有当时最为强大的大食,可是,综观大唐与阿拉伯战绩,均是大唐全胜,惟独高仙芝被出卖那场战役,这代表什么?即便是宗教狂徒的穆斯林,若是碰到我堂堂华夏子民,亦不得不失败。更甚者,后世的中华民族,更是击溃了帝国主义妄图彻底侵占中国大地的企图,这确实是最值得骄傲的啊。
李世民看了眼正沉思中的李泰,语重心长“青雀啊,朕知道你的意思,可是,目前我大唐最重要的,乃是邻近边域的太平,才会有能力,去攻打其他远处之国。且,这事就算朕同意,那么个老儒生等,也不会同意啊,除非,那波斯自行前来求援,那么,我大唐亦可借口开战。但是,那西突厥,还是个问题”说到这,也不禁皱起眉头。心想,这事太突然了,原本朕的想法,先东灭了高丽,再扫平西突厥,且,这难免的吐蕃,也是蠢蠢欲动啊,若是按照青雀之意,这萨珊波斯,怕是不久就会派遣使者前来求援了,大唐的军队,能有如此之多的精力吗?
李恪叹了口气,心想,这四弟也太心急了吧,这波斯尚且未来求援,你就赶紧说这事做什么?若是要将来更好的掌控波斯,那就是为其复国,那才容易啊。李恪的想法确实不错,将一亡国之民族,再度帮其复国,那么,对其的恩泽,必定会被其铭记在心,永世记录,不敢忘怀。但是,若真等波斯亡国之后再去救援,那么多的古希腊典籍,你到哪里去运?等你打回泰西封,这波斯国度中,还会剩下多少东西?
“这事以后再议吧,今儿个来见父皇,不是还有其他事吗?”李恪朝李泰打了个眼色,后者瞬间会意,赶忙说起别的来,心理也颇怪自己,心急吃不热豆腐啊,眼下,这波斯的事,还是远了些,先看看,如何将大唐的骑兵,变得更强大吧。
………【第一章 最强骑兵】………
李泰不是那些狂妄之人,不会想着,回到古代后,只要发明一下火药,就能横扫全球。不会认为,只要发展经济,将国力提高数倍,就有资格发动全球战争。不会盲目认为,仅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就能治理所有大唐的疆域。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后世的日不落帝国,就是最好的证明。
曾经的日不落帝国,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