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部分(第2/4 页)
。而且如果去找陆辰说明事情,那么岂非就是承认自己败了,吃了陆辰的大亏,然后像疯子似的找麻烦。
他们都是明白人,而且也都不是一二般的人物,自然不会犯傻,去做这种歇斯底里的事情,并不明智,他们现在要做的,是该考虑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如果挽回一点点的损失,才是关键。不错,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再去争斗,难免增添伤亡,陆辰狡猾,算计了所有人,这是不争的事实,他们不想承认,也没有办法,只能自己认了,但是接下来,却还有机会。
大齐王朝,立刻就动了手,开始掠夺大周王朝的土地,向以齐国为中心的四面扩张出去。
齐国这是想扩大自己的版图啊,明眼人都能够看得出来,不过陆辰在听说之后,却一点也不慌张,因为这些事情都在他的预料之中,大齐王朝喜欢扩张,那就让他去吧。现在的大周王朝国土,有一大半部分都已经被联军蚕食掉了,剩下的,可以说是无主的,任取任拿没错。
但是陆辰现在要做的,并不是这个,他现在想的,是如何追到大周王朝的皇帝,才是关键。
听说他已经逃难到了东少林寺,即便如此,陆辰也不打算放过他,因为斩草就要除根。
而大韩王朝的做法,可能不会着急着像大齐王朝那样扩张,他们已经撤退了。没错,大韩王朝的军队,已经开始撤退,看那样子,除了留下一部分守军之外,是准备撤回西七州去了。
这些事情,也在陆辰的预料之中,他猜测到大韩王朝的接下来要打的牌,和自己是一样的,那就是控制住前大周王朝的皇帝。不过,他们的做法可能是一样的,但是道义却不尽相同。
陆辰想的是秦南住大周王朝的皇帝,然后进行处决,比如告慰天下,增加大和王朝的声威。
但是大韩王朝却是相反,他们想控制住大周王朝逃难的皇帝,不是杀他,而是“保护”他。
说的难听一点,就是挟持和监禁,然后以达到他们的目的。大周王朝虽然已经灭亡了,但是不代表他们的皇帝就没用了。相反,大周王朝皇帝的价值,大韩王朝和陆辰,都看到了。
他们不仅同时看到了大周王朝皇帝的价值,而且意识到这个价值不小,非常的重要,关键无比。大韩王朝要保护大周王朝皇帝的目的,类似于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的意义,不过他们是不敢做这样的事情的,因为大周王朝已经灭亡了,这样做没有意义。他们的目的,是想借着前大周王朝皇帝的名号,然后绑架那一批到目前为止,还效忠于大周王朝的官员和老百姓。
没错,大韩王朝就是这样的目的,他们意识到在争夺京城的过程之中,已经失利了,所以必须想办法,在接下来的时光里,做出一些能够挽回大局的事情,首要的就是先秦南住大周王朝的皇帝,这一点和陆辰想到了一块去了。他们急于撤军回西七州的目的,就是东少林寺。
接下来的时间,大和王朝这一边的动静,极为巨大,首先,控制西北四州的草原王穆尔扎哈,正式向大和王朝称臣,此事震惊天下。接下来最为重要的,是南七州的武功会,也倒向了大和王朝,武功会虽然只是民间的宗门势力,但是他却可以洗白,加入大和王朝之中。
洗白的方式,就是遣散武功会,该服役的服役,该充公的充公,这样一来,就带动了一大批和武功会较好的老百姓和普通势力,以及南七州的地方官员,不得不向大和王朝投诚。
这两件事情发生之后,消息传了开来,立刻便是让得所有人都震惊了,他们简直没有想过,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过意外,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竟然发生了,而且是在这个时候,三国联军攻破京城,共同灭亡大周王朝,这件事情已经就意味着内战的到来,三虎之争,必然会有两个倒下。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连两只老虎都容不下,又哪里来三虎?
西北四州和南七州武功会这样的做法,可以说带动了天下人的倾向,使得大和王朝逐渐奠定了平定天下的基础,在背后的明眼人看来,这也可能是大和王朝故意所为,故意这样做。
实际上这两件事情,早就已经开始发酵了,首先是陆辰这里,和元铮公主的关系,陆辰一直没有间断过和元铮公主的联系,反复的让她劝说草原王向大和王朝称臣,是陆辰的功劳。
草原王一直不在大周王朝局势动荡的时候表态,原因就在这里,因为元铮让他看到了大和王朝的实力,各种机关大炮,以及未来的意图走向等等,说服了草原王。尤其是这一次大和王朝在进攻京城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毅力和潜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