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页)
极快的语速,极地道的口音,解说着极流行的美国风土人情。可以确定的是当时台下听试讲的老师中,除了我和MIAO等少数几个多年在美国生活的人之外,绝大多数有着深厚英语功底的老师们根本不知道他在嘟囔着什么。
连这些老师都听不懂的东西,你怎么传授给学生?教师走上讲台,教的虽然是口语,但你不能自己就说着纯粹的口语啊。我们要的不是你展示自己的口语魅力,我们要的是学生能够学到东西。
我找机会打断JERRY的滔滔不绝,要求他必须把语速降下来,必须吐字清晰,必须讲解跟中国学生有关系的话题。一大堆“必须”下来,他瞪大眼睛看着我,完全无所适从的样子。
我给他讲解:“你的语速必须保证在四六级听力考试的语速之间,四六级听说过吗?没有?那好,保证每分钟140个单词吧,不明白?好,总之你的语速减半就好了。说话的时候嘴唇是要动的,不许嘟囔,也别说俗语和俚语,因为学生的水平根本没达到这个层次,我们要讲的东西必须是标准的口语,不是一时流行的那种小孩子装酷的口语。”
他假装明白地点点头,但我知道还糊涂着呢,只好勉为其难地念了一句电影“阿甘正传”当中的台词,说:“你就按这个速度说话吧,每一个字都必须让学生听清楚。”
JERRY终于有点豁然开朗了,他知道了日常生活的口语同上课传授的口语完全是两码事,一个是自然状态,一个是专业状态,怎么可能有人只是单纯地展示自己的自然状态就可以教书呢。
从此他刻苦钻研说话的技巧,吐字越来越清晰,肢体语言越来越明确,甚至衣着打扮也向中国年轻人靠拢,一日三餐衣食住行同任何中国年轻人没什么两样。每次想到JERRY的变化,我都能深刻地体会到“洗脑”这个词对我们这样有着双重文化背景的人发生的作用。
JERRY的情况很直接地证明了一个事实,就是外国教师很难达到中国教师的授课水平。道理很简单,中国英语教师有着双重文化背景,能够使用双语教学,能够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而外教最大的强项是语音标准这一点,同JERRY相比又是不占任何优势。
当我向JERRY解释他比外教占优势时,他困惑地对我说:“难道我不是外教吗?我是美国人呐。”
这家伙怎么跟我刚回中国时一样傻?!我只好不厌其烦地向他解释:“我说的不是国籍的问题,我说的是人种,咱们生为华人,永远是华人,加入哪个国籍都不能改变这一点。而且你以为外教多吃香呐?一抓一大把,课酬连你一半都不到。”
JERRY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改变思维方式以及看事情的视角,踏踏实实地开始教起课来。从小在美国长大的人,动手能力确实是比较强,虽然思维简单化,但更讲求逻辑和实效性,所以他的进步非常大,现在已经是南京新东方学校主打口语教师之一了。
最重要的是,JERRY一开始的动机只是新东方的高薪,但是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就更被新东方的企业文化而吸引,感觉自己是在做一件有利于自己,更有利于社会的事情,开始享受这份工作所能带来的乐趣。
我对此非常骄傲,他对新东方的认同证明我自己当初的选择没有错,证明新东方不是一个江湖浪人打零工的地方,而是有识之士凑到一起做一点事业的地方。一个企业只有做到这样,才会吸引真正的人材。
。。
在南京新东方的日子(2)
关于招聘新老师的事情说了这么多,就是希望有人能够从中了解南京新东方的用人标准和招聘流程。我们永远期待着南京的“牛人”们来加入新东方这个平均年龄二十五岁的充满活力的团队,跟我们一起,趁着年轻,做一点事情。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讲课这件事是很容易使人上瘾的,因为它可以带给老师莫大的荣誉感和成就感,那种站在高高的讲台上面,面对着几百个学生,激情澎湃一呼百应的感觉,是其他任何工作都无法比拟的。
杜伟就经常在闲聊中,尤其是酒后闲聊时,对我们讲他当年的讲课经历:“不是吹牛,你随便找那些当年念过新东方的人打听,我从来都是所有老师里面讲课最好的,学生评分永远是我最高,别的老师根本不敢跟我搭班讲课,尤其是老俞,见我都得绕路走!”
假如酒喝得再多一点,他就会说:“如果我自己带一个班,可能学生评分还不是特别高,但只要跟别的老师一搭班,学生有对比了,立刻我的评分就上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