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2/4 页)
重地叹息了一声:“楚王昏庸无能,耽于享乐,强烈支持变法的屈原已被放逐,生死不知。今日楚国,已成流水之舟,老夫纵有当年刻痕,然沉舟侧畔,如之奈何?”
“大师差矣!”鲁仲连心中一沉,不禁便有些急迫,“屈原虽被放逐,但其久历沧桑,心志坚定,未必会死,再加上有春申君辅助,变法大成有望。若楚王昏庸,阻止变法,何不能另立新王?”
老人大是摇头:“言为心声。老夫虽与屈原只一次谋面,然自信看得不差,此人诗情有余,韧长却是不足。总归一句:屈原者,奉王命变法可也,要抗命变法甚或废王变法,便是异想天开了。”
鲁仲连默然良久,站起身一拱手:“大师如此说法,后学不敢苟同,告辞。”
“且慢。”老人一招手,“老夫并没说不帮你啊?”
“大师不出山,却是如何帮法?”
“仲连少安毋躁。”老人笑了,“南墨不同总院,弟子大体都在三楚之地散居。老夫派一名得力弟子随你下山,南墨力量便交你调遣,如何?”
鲁仲连大是惊讶,实在不解这老人心思。就实在说,如此做法鲁仲连是十分满意的,甚至比邓陵子本人出山更满意。
若是老人出山,行动未必亲临,却还要事事商讨,他要不赞同,你便寸步难行。南墨弟子交鲁仲连调遣,便没有了诸般掣肘,可放手实施谋划,自然便是上上之策。
可是,老人何以如此放心自己呢?要知道,墨家历来是行不越矩的,将大批弟子交到一个院外士子手里,当真是非同寻常。心念及此,鲁仲连不禁沉吟:“大师究竟何意?不怕鲁仲连失手么?”
“老夫不愿出山,却不想屈了你等心志。”老人便是一叹,“仲连啊,你但能证明老夫错料屈原,便是天下大幸了。老夫生平无憾,只是太想犯这个错了。”
“大师……”刹那之间,鲁仲连竟是犹豫了。
老人却已经转过身去,啪啪啪拍了三掌,一道白影便倏忽飞到了亭外,竟是方才的少女。老人正色吩咐道:“小越女,你持我令箭随鲁仲连下山,南墨三楚弟子尽听鲁仲连调遣。”
“诺。”
老人转身又对鲁仲连道,“你便带她去吧。”鲁仲连却大是沉吟:“大师,她,太小了。”
老人目光一闪:“太小?只怕你这千里驹走眼呢。去吧,诸事毋忧了。”说罢竟是飘然去了。
“我叫越燕。”少女咯咯笑了,“笨!还愣怔?走啊!”
鲁仲连无可奈何地笑了笑,大手一挥,便径自大步向院外去了。
接下来,天下风云变幻,楚国能不能变法成功,能不能领袖天下,抗击暴秦,还需要先退了秦军,息了秦楚争端才是。
第十三章 屈原
鲁仲连出了南墨总院就直奔郢都而去,如今秦国大军逼近,时间紧迫之极,他要用最快的速度安排好一切,然后赶往咸阳,说的秦王退兵。
等他抵达郢都的时候,春申君也正好从云梦泽回来。
“找到屈子了吗?”因为时间太紧,鲁仲连也没时间来客套。
春申君叹了一口气,“找到了,不过屈子说,无大王旨意,他不能回来。”
鲁仲连本来心里面就急切无比,没想到屈原还弄出这样的妖蛾子,“你难道没有告诉他,秦国大军逼近,如今楚国需要他出来主持大局吗?”
春申君没有说话,只是气闷的点点头。
“屈子怎么说?你快说呀,急煞老夫矣。”
“屈子只是摇摇头,什么都没有说,坐在汩罗江边就一动不动的了。”
鲁仲连叹了一口气,“我们再去,非要把他请回来不可,变法之事,绝对不能少了他屈子。”
三人不及停留,骑上快马就往云梦泽赶。
汩罗江江畔的风光是诱人的,如今正是阳春三月,青葱翠绿,姹紫嫣红,将一条清江点缀成了人间圣地。
一个清亮的声音咯咯笑道:“如此好山好水,却做了放逐之地,可惜!可惜!”红马骑士扬鞭一指,粗重的声音便道:“看!茅屋炊烟!”
草滩尽处的山麓,耸立着一座孤独的茅屋。茅屋顶上插着一面白幡,幡上有两个斗大的黑字——流刑!茅屋前有一堆湿木柴燃起的篝火,浓浓的青烟竟是袅袅直上。见远处快马飞来,篝火旁一个黄色斗篷老者霍然起身,大步迎了上来。
老人遥遥笑问:“可是千里驹驾临?”
鲁仲连大步迎上深深一躬:“临淄鲁仲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