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3/4 页)
兴趣了。
甘茂重金买通了孟尝君的门吏,终于如愿的见到了孟尝君。他是一个善于权争的人,看待事情从来不去看表面,而是更重视那些隐秘的背后纠结。孟尝君一直不为齐宣王所喜,所以被放逐了好长一段时间,但齐湣王却是跟他意气相投,即位以后就顶着群臣的压力,坚持任命他为相。现在大多数人都不看好孟尝君,唯有甘茂认为,用不了多久,孟尝君就会权倾朝野。
两人见面之后,就是一番诗赋唱和的应答。齐鲁之地,文风盛行,《诗》三百篇简直成了这里的流行歌曲,凡是交友或者宴会都要来上这么几句。
甘茂的应答极为得体,孟尝君立刻大喜,拱手行礼道,“甘子入齐,可有良策助我大齐?”
甘茂悠然的捋了捋胡须,“良策不敢当,茂倒有几分漏见,不知君上愿不愿意听?”
孟尝君哈哈一笑,“甘子腻酸了点,你我之间何须如此客套,有什么金玉良言,快快道来。”说着就拉了甘茂于案前坐下,“来人,上好酒。”
两人推杯一盏,甘茂笑了笑,“君上果然豪气雄风,茂佩服。既然君上愿意听,那茂就冒昧了。”
“甘子所出必为高策,田文已经迫不及待了。”
孟尝君的赞誉令甘茂十分受用,“锁秦、灭宋、称霸中原,可否助君上?”
孟尝君低头思量了一下,“请恕田文冒昧,此时可是锁秦良机?”
“正是良机!秦王刚愎自用,好大喜功,有良臣不得用,与世族更是势同水火,长此以往,秦国必有大变。再加上将相凋零,后继乏力,此时不锁秦,更待何时?”
孟尝君听了甘茂的话,心里面也极为心动,但隐隐约约的觉得不应该如此。毕竟六国数次合纵,都在函谷关外铩羽而归,血淋淋的教训,由不得他不慎重。
“如今樗里疾和司马错都还在,怎能说秦国将相凋零,还请甘子教我。”
甘茂一听,就知道孟尝君心动了,“君上毋忧,请听某道来。樗里疾垂垂老矣,走路都打颤了,难道还能统帅大军不成;司马错乃齐人,秦王必不敢将倾国大军托付于他,现在一直致力于提拔白起为将,这就是明证;至于白起,其人不读兵书,不拜名师,千夫长擢升前军主将,全凭秦王一言而决。就实说,此等人物战阵杀敌尚可,率数十万大军决战疆场,必是败军之将。”
孟尝君点点头,“田文先去拜见我王,再与甘子细论此事。”
“那好,茂就敬待君上佳音,告辞。”
第五十八章 合纵伐秦
齐湣王从小就博闻强记,还在蒙童的时候,齐宣王就给他找了一个老师来教授于他,不料老师却被他驳斥的拂袖而去。这件事之后,天下名士齐集的稷下学宫,就再也没有一个人愿意做他的老师。后来,他索性拒绝任何老师,自己读书,自己习武,不要任何教习,竟然练得了一身本事,强记善辩,勇武过人。
这样一来齐湣王就难免养成了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的乖张性格。
孟尝君进来的时候,发现他身上还有点点血滴,看来这位齐王刚刚才杀过人,连衣服都还没来得及换。
对于这一点,孟尝君没有介意,齐湣王性格暴躁,对待宫侍、禁卫,稍有差池,拔剑就杀,从不宽恕。
“拜见我王。”
见到孟尝君,齐湣王又突然变成了那个顽劣不堪的少年王子,“呵呵,王伯事忙,不知此来所为何事?”
“启禀我王,秦国昔日丞相甘茂来齐,为大王献上锁秦之策。”
孟尝君曾经与苏秦交好,一直以来都支持苏秦的合纵之策,苏秦死后,孟尝君就把苏代当成了自己的弟弟,爱护有加。当然苏代也在齐国继承了苏秦未竟的事业,合纵伐秦。
对于甘茂所说的称霸中原,孟尝君不是傻子,当然知道齐国虽然强大,但还做不到一家独大的程度,称霸中原不过想想罢了。至于灭宋,这个倒是符合齐王的想法,但苏代一再告诫过他,宋国灭不得,就算要灭宋,也不应该由齐国来做,孟尝君深以为然。
因此当他觐见齐王的时候,就自动忽略了甘茂的其他两策,只提了个锁秦之策。
齐王轻蔑的一笑,“王伯怎会如此在意一个逃国之臣?”
齐王对秦国,那是一点都不感兴趣。话又说回来,秦国离得那么远,只会威胁到邻近的赵韩魏楚,跟齐国有什么关系。削弱了秦国,只对这四个国家有好处,齐国是一点好处都捞不着,谁愿意去白帮忙呢。再说了,齐国与这几个国家不仅不是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