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2/4 页)
“听说是嫁到了黄家村,具体是那户人家就不知道了。”
“知道了地方就好办,我们这就去黄家村找秦小妹吧?”后面这句话却是宁溪转向君骞煜说的。
那妇人加了一句:“黄家村不远,从城门口出去,一直往西走,一个多时辰就到了,老夫人如果是一大早出的城门,现在大概也刚到吧,唉,老夫人身子不好,前两天还病着呢,天又下着雨,这一路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个什么好歹。”
宁溪谢过那妇人,拿了君骞煜手上的银子塞到她手中,便赶紧上了马车,催促车夫快点赶车,去往黄家村,只是近日连日阴雨,乡道泥泞,马车走不快,宁溪心中着急,不住掀起帘子,急切地往外张望,突然看见前边一个小小黑点,正在踯躅前行。
“快去看看,前边那人是谁?”马车渐渐走近,那黑点也逐渐清晰,原来是一个身形佝偻的老妇,撑着一把黑伞,身形单薄,似乎还在瑟瑟发抖,仿佛随时都会跌入这泥地之中。
宁溪冲着老妇人大声道:“请问前边的是秦婆婆吗?”
那身影微微一顿,马车很快就赶到她的面前,放缓了速度,黑伞下花白头发的老妇抬起头来,一双苍老的眼中充满了惊奇:“姑娘如何识得老身?”
宁溪大喜:“真的是秦婆婆。”跳下车来,也不顾沾了一脚的黄泥,搀了秦婆婆的手,“婆婆,我们是特地来找您的,先上车再说吧!”
秦婆婆却不愿意上车:“你们是什么人?”
宁溪知道她心中担忧,忙告诉她:“放心,我们不是追债的,我们是从京城来的,婆婆可还记得齐王妃?”
没想到一听齐王妃三字,秦婆婆猛地抓住宁溪的手腕,忙不迭地问:“王妃可还好?”
宁溪趁机把她馋上车:“咱们上车再说。”秦婆婆极瘦,宁溪握着她的手臂几乎都不敢怎么用力,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会折断了,心中又是一阵酸意漫过。
“婆婆,您的日子过成这样,怎么也不去京城里找齐王妃呢?相信王妃一定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您受苦的。”
秦婆婆摇摇头:“老身离开的时候,冯府给老身的赏赐已经足够丰厚了,如果还不满足,那就是贪得无厌了,这些年老身只盼王妃能过的好就行了。”
宁溪叹了口气:“可惜王妃过得却不怎么好呢!”
秦婆婆又着急了起来:“瑜儿她怎么了?”她一着急起来,不自觉地便说出了往日只在私底下悄悄唤的齐王妃的乳名。
宁溪自然知道她所说的瑜儿指的是王妃,只是王妃的惨痛经历说出来怕吓着了老人家,只好拣轻了说:“王妃这些年患了厌食症,终日茶饭不思,不能进食,因此我们才特地来找婆婆,希望能得到婆婆的帮助。”
秦婆婆枯瘦的手掌把宁溪的手腕捏得生疼:“我可怜的瑜儿,这,这可怎么是好?”
“我想知道,王妃小时候,可有什么特别爱吃的东西,或者说,有那种食物,能唤起她小时候一些特别温馨的记忆?”宁溪强忍着手腕上的不适,反而用另一只手温柔地覆盖在秦婆婆地手上,轻轻安抚着。
秦婆婆身子一直在颤抖,低头沉思了一会儿,忽然脑袋向前一栽,居然晕过去了。
☆、第55章 菱角粥
“婆婆,婆婆,你怎么了?”宁溪抱着秦婆婆,着急地喊。
君骞煜伸手探了一探秦婆婆的脉搏:“没事,只是又冷又饿,加上一时受了刺激才会这样,待会到了家里好好暖和一下,吃点东西就没事了。”
到了村口,由于天气的原因,几乎没什么人在外面,宁溪等不及了,顾不得天上下着雨,跳下车便去农户家拍门,问明白了秦小妹家的位置,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秦小妹家。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秦小妹所嫁的人家竟然贫穷至此,只得一间泥屋,竟被雨水冲塌了一个角,屋里窄小潮湿,所幸收拾得还算干净,不至于无处下脚。
秦小妹听说娘亲出了事,挺着个大肚子匆匆迎了出来,一个年轻男子也跛着脚一跳一跳地跟了出来。君骞煜和车夫帮忙把秦婆婆抬了进去,放到床上安置好,秦小妹自去给娘亲换下被雨水淋湿了的衣裳。
宁溪在宁家村住了一段时日,是做惯了农家里的家务活的,当下熟门熟路地找了柴草,把农家的大炕给烧了起来,只是久不烧柴,这手有点儿生了,再加上柴草潮湿,倒是被烟呛得咳了好一阵。不多时屋里就明显温暖了起来,秦婆婆的手脚也不再那么冰冷了,宁溪向秦小妹讨要一些生姜和红糖,准备做一碗生姜红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