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3/4 页)
痼疾,可以使用严厉批评、发怒,甚至包括处罚在内的“重锤敲打”手段,加大刺激的强度,以矫治痼疾。因为“当头棒喝”带有一定威胁性的震慑,它能阻断孩子产生一定的态度和行为,或警戒可能出现的某种严重后果,从而使孩子确立应有的态度,不产生某种行为。
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父母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发掘他的闪光点,使用赞美式的教育方法。但这种方法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效,而且过分表扬和夸奖,也容易使一个普通的孩子变得目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甚至认为老师、父母都不如自己,不把他们放在眼里。这样的孩子踏入社会,就会发现自己并非天才,在工作和人际关系方面都可能面临重重困难。
而“当头棒喝”式的教育方式,正是克服“骄、娇”二气的良药。当发现对孩子多次劝导仍然没有效果时,父母可以作一番严厉的批评、斥责甚至惩罚,也许能使他们从迷途中猛然惊出一身冷汗,从而接受教育。
有的时候,孩子的行为危害到他们自身或别人的安全,父母就不能不“当头棒喝”,及时制止,甚至不惜使用惩罚手段。例如,当看到自己的孩子做出违法的事情时,父母就有必要突然对其进行呵斥,以及严厉的批评。
因为强刺激效应并非都是正向、积极的,也有其负面、消极的方面,问题在于怎样使用,以便对症下药,恰到好处。当然,教育孩子时,负面刺激要注意适度,应当合情合理、公平、准确,要避免主观、武断和随意。
在对孩子采取“当头棒喝”的教育方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发挥刺激效应的可信性。父母在对孩子批评、警策时,需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词。否则,孩子可能产生逆反心理,失去应有的效用。
⑵父母在运用“当头棒喝”的教育方式时,只能是偶尔为之。试想,如果父母经常嗓音大、脖子粗、脾气暴,孩子也就对此感到麻木,不当一回事。父母的“当头棒喝”就起不到相应的教育效果了。
⑶把握“棒喝”的“度”。由于每个孩子对刺激的反应不一样,能承受的刺激程度也不一样。因此,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棒喝”时,一定要从孩子实际出发,把握分寸,避免对孩子造成伤害。
小故事
第七章 随时纠正孩子的错误(13)
王一新患了强迫症,洗一件衣服要一小时,还喜欢反复关门……
一天,父母把心理医生请到家里。晚上7点,大家坐在一起看电视,王一新又借口衣服脏了得赶紧洗,便认真地洗起上衣来,连搓带冲洗,翻过来、倒过去,折腾起来没完没了。
心理医生突然在茶几上用力一拍,大声说:“王一新,够了!”王一新大吃一惊,惊恐地停下来,看着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夺过他的上衣,高声对其父母说:“你们看,这件上衣我是看他前天才穿在身上的,根本不脏。”并迅速地把衣服清洗、拧干、抖开,递给王一新,“看看,跟你花20分钟洗的效果一样。”
把衣服挂出去以后,心理医生对其父母悄悄说:“以后你们一发现王一新有这种症状,就这样提醒他,多做几次,慢慢就会有效果。”
果然,父母多次这样做。6个月后,王一新的症状就消失了。
低声教育效果佳
《圣经》上有这样一句话:“沉稳的回答能够平抑疯狂的愤怒。”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霍布兰德先生曾经研究过与谈话者讲述某一事项时的最佳谈话方式。他的调查结果表明:与雄辩型、演说型的谈话方式相比,沉稳型的谈话方式更能让对方达到更大程度的理解。这似乎说明:低声的谈话方式,能比高声的谈话方式达到更好的说服效果。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景:面对高声哭闹的孩子,母亲会不由自主地提高嗓音,心里是多么想让孩子安静下来,可往往事与愿违,孩子仍然以高嗓门哭闹,无止无休。最终,母亲累得筋疲力尽,仍然是无可奈何。
人们常说“有理不在声高”,这一点在家庭教育中同样奏效。当我们批评孩子时,用比较低的声音,有时比用较高的声音效果更好,而且越是批评、呵斥的话题,就越应该用低于平日的声调来讲。
3岁的小嘉嘉在别人家的床上又蹦又跳,这时妈妈走近他,用轻得几乎让人听不见的声音在小男孩耳边说:“你觉得不经允许就随便在人家床上乱蹦,可以吗?”
母亲的声音十分轻柔,脸上带着和蔼的微笑,但小嘉嘉却像听到了严厉的批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