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1/4 页)
岑三娘掀起帷帐,露出脑袋看他:“我睡得真舒服。你呢?”
杜燕绥放了书,走过去揉了揉她的头,朝外面看了眼道:“你那两个丫头给我添了无数次的茶水!生怕我怎么你似的。”
岑三娘听了闷声发笑。
杜燕绥又道:“你记着等会儿吩咐她们多抱床被子来,免得她们哄我出门。”
岑三娘忍俊不禁,伸出了手掌:“给我好处才行!”
杜燕绥握着她的手,作势要打,最终放在唇间亲了口:“我不打你手板心了,这好处够不?”
岑三娘啐他:“无赖!”
杜燕绥哈哈大笑:“我去书房了,你梳洗好了,再叫我。”
岑三娘趴在床头看他出去,嘴角噙着笑容,久久不散。
晚间照例去了正气堂用饭。
杜燕婉一早就回来了,餐桌上果然添了只炒兔肉。
吃过饭看过张氏,岑三娘就递过上午做好的两枝头花。
杜燕婉惊叹的瞧了瞧,但看着好象没有多大兴趣似的。谢过岑三娘,让丫头收了。
好不容易做的头花,没得到意想之中的效果,难道是自己做的很一般?岑三娘郁结了。
无意中问了句:“今天玩的可好?”
杜燕婉神色间就有些慌乱,支支吾吾的说道:“还好。韦小青为难不了我。”
她身边的贴身丫头朵儿露出愤愤的神色,咬着唇低着头,受了委屈的模样。
岑三娘看在眼里,没有说什么。回了院子就让阿秋去悄悄把朵儿找来。
“韦二姑娘故意射偏,害姑娘的马受惊。又装好人,去拉姑娘,扯破了姑娘的衣裳。吵了起来。”朵儿的性子和杜燕婉有几分像,大胆泼辣。
岑三娘就知道了原委。事情果然出在那件价值不菲的胡服上。
“韦二姑娘拿了二百两银票要赔。明着暗着都在说咱们家姑娘打肿脸充胖子。姑娘撕了她的银票,走了。”
朵儿说到这里,瞟了岑三娘两眼,见她镇定自若的听着,没半点受惊的模样,胆子越发大了:“韦家二姑娘打小就许了崔家的三公子。今年就要过门。崔家几位公子今日都在,明里暗里都帮着韦二姑娘。回来时姑娘在马车上哭了好一阵。”
岑三娘听着就心疼了,赶紧打听:“韦家二姑娘许的崔家是哪个崔家?”
朵儿撇了撇嘴,小声回道:“皇后娘娘是他的亲姑姑。”
岑三娘不屑的想,等着被武媚娘收拾的皇后家啊。
她让阿秋塞了个荷包给朵儿,柔声说道:“你好生陪着你家姑娘。万事有我和她哥作主呢。有什么事你就悄悄来报个信可好?”
朵儿就笑了起来:“多谢少夫人。朵儿明白。”
晚间岑三娘吩咐抱了两床被子来。
杜燕绥对方妈妈和两个丫头的目光视而不见,又歇在了正房。
明天他就回宫消假当差,岑三娘就留了盏羊角小灯,裹了被子靠他身上说话。
她不太明白,为什么杜燕婉十七岁了还没有定下亲事。老夫人也不像不管孙女的人。
杜燕绥犹豫了下,轻声说道:“伯父未出事之前,父亲袭了国公爵。燕婉和崔家大郎口头上订过娃娃亲。后来崔氏封了后位,咱们家却牵涉进废太子一案。伯父被砍了头,公主改嫁,随新驸马赴任离开了长安。父亲也削了爵,贬到了岭南。祖母留了燕婉在身边,就念着这桩亲事。结果崔家从此和咱们家再无往来。当时也是口头订亲,崔家不认咱们也不能上赶着巴结是吧?”
岑三娘明白了。
杜韦两家都是长安大族。韦小青和杜燕婉自幼就认识。性情相投,最初也许还是极要好的闺蜜。
结果杜家垮了,韦小青偏偏今年就要嫁进崔家。
杜燕婉心里恨着崔家势力。
韦小青知道崔家不肯应诺,为了讨好未来夫家,当着未婚夫婿的面,当然不留余地。
杜燕婉在外强硬,想起自己的婚事与家里的状况,再坚强也难免伤心落泪。
“以燕婉的人才,哪里找不到好人家。崔家也不见得就是良配。”岑三娘说道。
杜燕绥并不知道,岑三娘其实想说,等到武媚娘除掉崔氏当了皇后,崔家就要倒大霉了。
清河崔氏是大族,岂会坐视崔皇后被废。
可是自从武媚娘回到历史的轨迹当上了昭仪。岑三娘就相信,和未来的女皇帝作对,清河崔氏注定会失败。就算不会连根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