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第1/4 页)
是啊,借钱总是要还的,还要算上利钱。九月收了粮卖掉,还了钱,手里一样的紧张。年底过年节。杜家亲戚多,外祖家,二堂叔家,隆州还有个堂祖母,还有尉迟府都要一一打点节礼。别人家送了礼,还得回。
万一张氏过世,燕婉许了人家,都需要钱。
岑三娘越想越愁,得想办法赚银子啊。自己的嫁妆杜家不想用,她还舍不得呢。可杜家就一百多倾地,又没有商铺啥的。怎么办呢?
“走吧,我去借笔钱,先撑到九月。以后再想赚钱的办法。”杜燕绥握着岑三娘的手,转身出去。
出了最后一道门,方妈妈拿钥匙锁了。岑三娘突然叫道:“等下。”
方妈妈愣了愣:“少夫人可是掉了什么东西在里面?”
“开门。”岑三娘等她开了锁,拉着杜燕绥重新走了进去。
杜燕绥也疑惑了:“三娘,这些年母亲看病吃药,府里花销,后面三重院子的家什物品都典卖一空了”
岑三娘已走到正屋前,问杜燕绥:“这院子里有水井吗?”
“为了防止走水,每重院子都有水井,就在厢房背后。”杜燕绥指了个方向。
岑三娘扬声叫道:“阿秋,夏初,你俩去打盆水来。再找几块抹布。”
两人朝着厢房去,不多时找到个木盆,打了盆水抬过来。
“把这里擦一下。”岑三娘指着正屋前的回廓说道。
阿秋和夏初挽起衣袖,依言拿抹布浸了水擦地。
“好了好了。”岑三娘蹲下身,用手抚摸着地板,啧啧赞叹,“我就觉得正屋廊前的地板有些特别。原来真是金丝楠铺的啊。哎哟,太华丽了,像缎子似的。”
杜燕绥低头一瞧,擦洗干净的那处显露出一团锦绣。木纹宛如金丝般,在阳光下灿烂无比。
岑三娘仰头看他,目光有些惴惴不安:“你不要告诉我长安城家家户户都用这样名贵的木板铺地!”
杜燕绥卟的笑出声来,伸手将她拉了起来:“滕王用得起紫檀,也不见得府里的地板都能用金丝楠。”
岑三娘眼睛亮得像星星:“这么说,还值点钱么?”
杜燕绥仔细的在廊前来回走了一圈,大笑:“保存完好,全起来卖了,两千两没问题。”
岑三娘高兴的跳了起来,急声说道:“方妈妈,阿秋夏初,四下再找找看,别的地方是不是也用的这种木料。”
听到正屋前这处回廊的地板能卖两千两,方妈妈三人也高兴起来,匆匆去了。
几人在三重院子里找了一圈,也只有这处正屋前才有,不由有些遗憾。
杜燕绥笑道:“这样已经不错了。回头吩咐杜总管去办。这事可不能声张。借钱过日子可以,国公府穷得把地板都起来卖了,传出去,就成笑话了。”
方妈妈三人连声答应下来。
想着不用借钱,找到两千两银子,岑三娘的心情骤然欢快起来。
作者题外话:明天继续吧。
禀告
晚间,一家人聚在正气堂吃饭。张氏没有起身,席间只有老夫人,杜燕绥兄妹和岑三娘四人。
岑三娘让方妈妈去厨房,吩咐照国公府平常的饭菜做,不必单给自己炒南方菜了。厨房便做了烩面,炒了五个小菜送来。
杜老夫人扫了眼饭桌,温言问岑三娘:“不习惯的话,还叫厨房单给你做南方菜吧。”
岑三娘笑道:“偶尔做几顿米饭就行了。我不挑食的。”
杜老夫人心里一暖,看了眼杜燕绥,没有再说。
一家人平平静静的吃完了晚餐。杜燕婉起身去看张氏,杜燕绥和岑三娘没有离开,留在老夫人房里叙话。
两人想告诉老夫人下午起了地板去卖的事情,又怕老夫人生气。左一句右一句陪着老夫人叙家常。
她对岑三娘是极满意的。别的不说,过门接本空账。开了国公府后面几重院子瞧了,空空如也,还能神色如常,已经不容易了。
知道杜燕绥打了头阵,岑三娘也知晓了国公府的家底。杜老夫人猜测两人留下来,恐怕是为了府里无钱开销的事情。她早做了准备,从榻旁拿起一只匣子让尹妈妈拿去给三娘:“当家不嫌银子多。老身这些年攒了些私房,也没个用处。三娘你拿着,手里也宽松些。”、
老太太拿私房钱补贴公用,看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可岑三娘瞟了眼杜燕绥,见他想开口又抿紧嘴的模样,就知道这笔银子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