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页)
:“只要你是做正事,我当然愿意帮这个忙;但你是知道我的实力的,你想,我才参加工作一年多时间,原本就欠了万多块钱的帐,并且现在全都转成了有利息的贷款,有条件帮你吗?”
“这我知道,如果叫你拿自己的钱来帮我,你确实没有这个条件;不过,如果你真的帮了这个忙,也不用发愁,只要我的工程运转正常,你那一点债务算什么?不过两个月,我就能够赚足四五万块钱,到时候我给你借个万把块钱,不要利息,你拿去把有利息的贷款还了不就行了?”
“我知道你如果赚到了钱,肯定愿意这样支持我;可是,各种意外情况多的是,万一到时候赚不了钱,又怎么办?不是又把我扯得紧紧的吗?”
“真的没问题,我那是签了约的,老板按月算帐,只赚不亏。”
听到这个份上,小影却动了心,她知道李达过去全靠三叔的支持,才顺利完成了学业,也早就听说三叔是个非常讲义气的人,又想到当时确实有很多的人都在金矿山上打工,并且很多人都因为像三叔那样承包工程发了大财,便自告奋勇地说:“李达,不就两千块吗?何况你还欠三叔一千多,你应当帮这个忙。”
李达说:“我不是不想帮,而是确实无能为力,大家都知道我没有钱,即使要帮他,还不是只有找人家去借。现在,你叫我到哪儿去借呀?”
小影说:“既然你不能帮这个忙,我来想法,我帮三叔借两千元。不过,希望三叔一定要把钱早些汇回来哟。”
大家一听,无不惊喜,打心眼里称赞和羡慕李达找了这么个美丽贤惠、善解人意、助人为乐的好对象。
第二天,李达还没走,三叔已经带着一帮工人离开了。李达的弟弟李标听说能够挣钱,也随同三叔一道去了那金矿山上。
李达心头默念道:但愿三叔真的像他说的那样,能够赚到钱,并且能够早一天把钱汇回来,帮自己再次轻松一下身上的包袱。
可是,算路不打算路来,正当金矿行情好得没话说的时候,矿山出事了。
原来,两个老板为了争夺同一处金矿,同时从不同的地方朝一个方向钻井打洞。当两洞相遇后,对方的老板居然把上百斤的炸药和雷管放在洞中央,等李达的几个工人进去采矿时,以不知情为由引燃了炸药。好在李标当时没有进洞,并且和对方的工人还有一面之缘,对方连忙把这个消息告诉他。李标想到自己的几个老乡和工友还在洞子里,希望能够通知他们赶紧撤离。可就在离洞口还有几十米远的地方,里面发生了爆炸,一股强大的气流从洞子里冲出,把李标重重的掀翻在地。可怜工友们连尸骨也没有找到一点,就那样不明不白地葬身于异地他乡。那时那矿山上就那么混乱,完全凭借势力抢饭吃,有多少热血男儿牺牲在那金矿山上,没有人统计过。出了这么重大的安全事故,当事人却一点责任也不负,死去的工人们完全就是白送一条命,这和草芥有什么差别?当听了这一幕惊心动魄的事故之后,大家无不感慨万千,李达和父母更是热泪盈眶,心想,这打工的生涯真是太不可捉摸,太难以预料了。可为了生计,为了在金矿山上挣那泡沫似的钱,人们却前仆后继,明知有很多很大的危险,可还得坚持继续在那矿山上凄凄惨惨地寻寻觅觅……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28 为了李标
提到李标,全家人无不为他的前途和命运忧心忡忡。
李标比李达小四岁,是家中的老幺,乐观开朗。可是,在上小学的时候,由于长期坐在教室靠墙的一面,老师和父母没有注意他的坐姿,结果造成脊柱弯曲,无法干重体力活,令人扼腕叹惜。
李标上初中那年,李达正好上高中,他们分别住读在远离老家的不同学校,家里根本就无法承受经济上的负担。为了孩子们读书,父亲只好外出做手艺活,家里的大小事务全都落在母亲和姐姐的身上。
有一次,李标周末放学回家,发现母亲的咳嗽病又在冬天发作了。一旦咳起来,从早到晚都不会停息,常常咳得面庞浮肿,双眼发红,晚上根本就无法入睡。其实,母亲的病不需要吃过多的药,只要不沾冷冻的活儿,保持长期手脚暖和就基本上没有大碍;可是,农村人哪有这样的条件,从早到晚,不到地里干活,就要洗衣淘物,永远也离不开冻手冻脚的家务活。看着母亲被病魔纠缠得不成人样,李标哪还有上学的心情?说不读就不读了,坚决辍了学,分担起母亲的家务来,还表示一定要保证和支持哥哥李达读完高中考上大学。
每当回忆起这件事,李达总是自愧弗如,后悔初中毕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