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 页)
望着满山遍野随地用石头支锅做饭的难民们,张苏泉问坤沙:“怎么办?”
坤沙说:“谁叫我们是掸邦革命军?我看,干脆划一块大地方,建设一个大村落,让这些难民全在这里定居下来。让他们开荒种地。一年后,他们应该就能自给自足了。”
张苏泉说:“就这么办,但要明文规定,以村落为中心,一百里内不准种罂粟,到一百里外去播种。他们种多少我们收多少。”坤沙说:“好!”
一个月后,五个寨子落成了,傍着军营连成了一片。周围的荒地也开垦出来了。难民们全都因祸得福,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一天傍晚,坤沙和张苏泉在寨子边上散步,听到一个男孩子对一个女孩子说:“晚上到我家去玩。”
女孩说:“不行的,晚上我爸要教我认字。”
坤沙陷入了沉思。半晌,他说:“满星迭有这么多人,却没有一个学校,这太不对了!他们不受教育,将来就没有前途。”
张苏泉说:“你是说要办学校?”坤沙说:“非办不可!”
说干就干,他们当天晚上就选定校址。校舍一破土动工,张苏泉又动身去了曼谷,一次就聘请了24名“先生”,他们中间有好几个是中国的知识青年。
这帮年轻人中间,有一个来自大陆的女知青曾焰,身材苗条,长相姣好,多才多艺,深得坤沙喜欢。坤沙经常和她长时间地聊天,她有什么好的建议,坤沙也差不多一概采纳。
曾焰一下子成了令人注目的大忙人,她带着一帮年轻“先生”,组织起军营里的夜校、教师文艺表演队,五个寨子各有一支歌舞队,还有更庞大的学生歌颂队、舞蹈队、体育队……整个满星迭好像都焕发了青春,一下子活跃多了。
经过了近半年的准备,曾焰在学校大操场举行了满星迭第一届军民与学生的大联欢文艺晚会。
这次晚会之后,曾焰她们根据当地民歌旋律改造出来的一些歌曲,就在军营,村寨和孩子们中间流传开了。
转眼之间,掸族人的传统节日泼水节快到了,坤沙想好好地让大家轻松一下,过个隆重的节日,就到学校找曾焰商量。
泼水节有了曾焰这帮年轻人,搞得有声有色,满星迭男女老少都开心得不得了。
泼水节的高潮是选美,曾焰和几十名掸族姑娘一一登台,让台下的官兵和村民审视,喜欢的,就在投票筐里放上一朵小花。
曾焰最后一个登台,她穿着一身合身的粉红色旗袍,显得淡雅,端庄。她一出场,便赢得雷鸣般的掌声。点花结果,曾焰以一万多票的绝对优胜数字,当选首届满星迭小姐。
坤沙穿着便服参加了泼水节。他身上一直都被泼得水淋淋的,直到傍晚,才步出军营,往家里走去。
一路上,曾焰俊俏的脸庞和娇媚的神态,穿着旗袍的那个美好的身段,不由自主地老在他眼前晃着。他几经犹豫之后,还是掉头向学校走去。
他停在曾焰和她的女同事合住的房前,他正要敲门,却听到房里传出一阵女孩微微娇喘的声响,站了一会儿,听到里面的声响停息了,他才轻轻叩起了门。
门开了,房间里除了曾焰,还有一个他也很熟悉的男“先生”,他知道他叫杨林。
曾焰一把把坤沙拉进房里,按他坐下,她指着杨林,大方地说:“杨林是我的丈夫,我们在大陆当知青的时候就住在一起了!”
坤沙笑笑说:“那祝贺你们!”他伸出手,说:“杨林!我更要祝贺你!”
曾焰说:“杨林他有一个方案,想办一份叫《掸邦革命军》的报纸,内容是……”坤沙一听就说:“好!听这个名字就好!我们需要一份这样的报纸!”
回到家里,波丽已经铺好了床等着他。他在波丽耳边说:“夫人,我向你请示一下,今晚我想让阿香陪我。”波丽看了看他,说:“是想小薇了?去吧。”
东南亚长达数年的动荡,使坤沙能在满星迭偏安一隅。这几年,他和张苏泉的明暗两条战线都取得了巨大的战果。在金三角的几乎所有的掸族村寨里,山民们则敬仰地称他为“昭坤沙”。而在曾焰这些单纯的知识青年眼里,坤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领袖人物。但曾焰们不知道,在坤沙手里,每年掌握着大约600吨的鸦片,世界70%的毒品都是他的二个固定的大加工厂和十三个随时可以搬迁的有着先进的流水线的工厂生产出来的。泰国政府一开始并不了解这一情况,直到美国方面获取情报后通知泰国政府时,泰国政府才大吃一惊。为此事,泰国总理特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