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第1/4 页)
那妇人也热情,就让其他人先回去,她领着林重阳去青云庵。
有个人引荐到时候也好说话,林重阳便谢过她,一起往青云庵去,果然就看到一块高大石碑竖在道旁,上书几个苍劲的大字:男客止步。
林大秀三人便只好停下,想不过是去尼姑庵,定然没有什么问题,就让林重阳自己随那妇人去了。
没多一会儿,林重阳就已经知道那妇人娘家姓梁,婆家姓卢,卢梁氏,山脚下五里外的芦家沟,公婆健在,家有一双儿女,还有云英未嫁的小姑,今儿是和姐妹们一起来还愿的。
卢梁氏也不失时机地问一下林重阳哪里人,来做什么,可曾娶妻等等。
敷衍一个妇人自然不是什么难事,林重阳就说自己叫林玖,济南人,来泰山游学的,好歹自己也是个秀才呢!
果然一听他小小年纪居然就是秀才,卢梁氏原本调侃的语气就收敛起来,眉眼间的神情也变得恭敬多了。
“林相公真是文曲星下凡,小小年纪就如此了得。”
林重阳笑道:“卢嫂子过奖,在寺庙庵堂里,还得请嫂子支应,我平日不大进香火之地。”
除了祠堂,他很少去烧香磕头逛庙宇,毕竟自己是灵魂穿越者,万一真的有神灵发现自己个漏网之鱼,再给收回去,多不划算。
一路说说笑笑很是融洽,卢梁氏简直就将他当自己家人一般,很快到了青云庵山门前。
山门还是竹林寺曾经的山门,高大气派,大门敞开着,常年不关。
过了山门,走了一刻钟,就来到一片红墙黑瓦的大院前,两间黑漆门,里面建筑层叠,连绵不断,竟然很是壮观。不过比起其他的庙宇建筑,青云庵反而更像是一座避世的庄园,除了最外圈的院墙涂抹红涂料以表示此地为庵堂,里面的建筑反而更像住家的庭园。
卢梁氏去叫了门,有她交涉,林重阳再开口就比较容易。
被引进院内一座小客房,林重阳就拿出大爷爷的一封书信交给那负责接待的尼姑,“劳烦师父将书信交予静云大师。”
等了两刻钟,那尼姑又匆忙回转,将书信交还给林重阳,念了一句佛号,“林施主,我们师父说你要找的人去年底就已经离去,如今并不在这里,至于去了哪里,她却也没说,是以我们并不知晓。”
第123章 玄机
林重阳心头一沉; 却不动声色; 道:“能否请师父通秉; 晚生想当面和静云大师谈一谈,家祖父与静云大师有过一面之缘; 想必大师不会拒绝; 还请师父进去问问。”
卢梁氏哪里受得了自己陪着来的俊秀小相公一脸失望?她赶紧帮着说话,“慧文师父; 你就去说说吧; 林相公大老远跑过来; 多不容易啊。”
那慧文尼姑见状只好道:“那我再去问问吧。”
慧文一路往后面的禅院去; 到了静云大师的房前,对屋里出来的人道:“王居士; 师父在做功课还是歇息?”
那王居士道:“静云师父不舒服已经睡下了。”她见慧文面色为难; 就问道:“可有要事?”
慧文刚要说话,那边一个尼姑走来,厉声斥责道:“主持病重需要好好歇息; 你们怎么可以在这里聒噪!”
两人忙低首认错,称她静空师父。
静空却不依不饶,“王居士,后面还有几个香客待诊; 你先去吧,不要耽误了。”
王居士走后,静空就领着慧文走远一点,斥道:“不是让你去跟他们说了; 怎么还回来纠缠?”
慧文为难道:“师叔,要不您亲自去打发他们,那小相公是位秀才,弟子不好强撵。”
静空顿时觉得有些麻烦,“还是个秀才?”
如果是个普通人,哪怕就耍横赶走也没什么,可对方是个秀才就不那么好办,按说应该请进来奉茶,然后让主持见见的。
她想了想道:“你请他们去捐善堂等,一会儿我过去。你给我记住不要随便说这里的事儿,尤其不能说王居士,王居士已经走了不在咱们这里。”
慧文一脸纳闷,但是也不敢违逆静空,只能听她的安排。
很快林重阳就被单独请到捐善堂,这里堂上有一尊观世音菩萨的塑像,前面有一个功德箱,是让人捐香油钱的地方。
林重阳就拿五两银子出来捐了。
慧文在旁边的功德簿上写下某日某月济南人士林玖捐功德五两白银。
林重阳看她写得一手不错的小楷,就以此为话题和她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