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页)
……”李又白一怔,为难道:“杜师伯,这恐怕不好吧?”
其他测验弟子都未曾赶到,李又白岂敢先开始。
不想,老人有些生气道:“你怕什么?我让你炼就炼,亏你还跟元尺学习过,畏手畏脚,难道你怕丢了元尺的脸?”
李又白眉头一皱,脸色‘唰’一下冷了下来。
炼就炼!
李又白从腰间的布袋中取出白花瓣,蓝花瓣,紫花瓣等材料,一一放入身边木架上的药罐中,然后用木锄捣碎,接着,揭开炉顶,取出巴掌大的内炉,用布把炉底擦拭一遍,倒入清水,重新架好内炉,最后,李又白才取出火石,点燃炉下木柴。
一时三刻之后,炉内清水开始沸腾,李又白摸了摸炉边,感觉烫手之后,才把捣碎的第一味灵草白花瓣放入内炉里面,盖好炉顶。
炼丹,
讲求各种材料剂量的配合,入药火候的掌握和炼丹的时间。
一味灵草入炉之后,何时下另外一味灵草?
所以,炼丹最重要的一步便是‘入药’,其后,各种灵草在内炉中精化成丹的步骤,倒不需要照看。
虚竹那本《灵丹九炼》对炼丹入药提到三诀:观火,观药,观心,
观火,观药不难理解,
至于这观心……
便是一旦炼丹开始,只要做到心无旁骛。
快了,灵草的药效会被炉火消耗,慢了,药效发挥不出来。
此刻,李又白就仿佛变了一个人,双眼极其认真地盯着丹炉,好像里面只有他一个人似的。
那位杜师伯一直退在一边观看着,见李又白炼丹手法熟练无比,他的嘴角不时露出一丝笑意,可是,一炷香之后,看见李又白站在炉边依然一动不动的时候,有些不解,他皱眉问道:“你难道不准备使用真气?”
第三十二章 青竹炼丹
李又白朝老人拱了拱手,平淡回答道:“弟子境界低微,还不能用真气炼丹。”
三清丸属一级灵丹,用重火炼制需要三十日,而,如果用真火来炼,半日可成。
当当~!
老人用木杖敲了敲丹炉,气道:“我没有让你用真气增加火焰的温度,我是问你为何不用真气掌握炉内的情况,难道你想凭感觉掌握白花瓣溶化的程度?,
灵草提炼的过程中,最大的忌讳便是频繁掀开炉顶,那样会使灵草的功效随空气飘散,非到入下一味灵草的时候,炼丹之人是绝对不会掀开炉顶。
境界低微的弟子,其真气当然不能维持半日之久,但,都会拿捏着火候在最重要的时刻,用真气感受炉内灵草提炼的程度,以便掌握入药的时机。
这是炼丹初学之人都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
李又白解释道:“回杜师伯的话,弟子炼丹从来都不用真气感受炉内的情况,弟子凭感觉。”
“胡闹!”老人冷脸喝道。“我炼丹近千年,都不敢说这话,你竟然敢说凭感觉,哼!都不知道元尺当初是怎么教你的,你走吧!不用再炼了!”
千年?
那是何等境界?为什么会来麒麟门?
老人愤怒中吐露出来的二个字,让李又白狂惊不已。
‘师伯’二字看来都称呼错了。
惊讶之余,李又白并未慌乱,平静地看着生气的老人,拱了拱手,眼神坚毅地说道:“杜师伯,弟子的恩师元尺辞世的之前,只是把三清丸的配方告诉了弟子,并无指点过弟子炼丹的过程,所以,并非弟子恩师教导无方,只是弟子没有机会跟随他老人家学习,请您不要诋毁他。”
未等杜月笙开口,
李又白接着又说道:“请师伯给弟子三炷香的时间,等三味灵草都入炉之后,您再看,如果弟子错了分毫,弟子马上离开,从此不再炼丹。”
杜月笙愣了愣,眼睛深邃地看了李又白一眼。
青儿那丫头苦缠自己数月,让自己下山看看这个五代弟子,既然这小子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难道还要和他计较?罢了。
杜月笙摇摇头,脸上露出毫无兴趣地神色,淡淡说道:“你炼吧!”
李又白坚持不用真气炼丹,自然有他的道理。
见杜月笙同意,他心中偷偷笑了笑,收敛心智,不急不躁,把注意力再次放到丹炉上面。
起炉,入药,起炉,再入药。
每一个步骤都专心一意,心无旁骛,
参加炼丹测验的另外十七位师兄走进殿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