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3/4 页)
水给秦婆婆驱驱寒。
秦小妹脸色有点儿为难地进厨房翻找了好久,最终只拿出来一块已经干瘪的生姜,红糖却是没有的了,宁溪无法,只能把生姜洗净拍碎,熬了一碗生姜水,让秦小妹帮忙给秦婆婆灌了下去,过了一会儿,秦婆婆咳嗽几声,终于悠悠转醒。
母女两个长久不见,乍一见面就是这样的情景,忍不住又是一番抱头痛哭,宁溪不忍打扰她们,便拉了君骞煜在桌旁坐下,耐心地等着她们互诉别情。
待说完了家中的变故,秦婆婆问起秦小妹家中的情况,看看这家徒四壁的屋子,又看见女婿行走不便的样子,忍不住又是一番伤心落泪。
宁溪听了半天,也算听明白了,这黄家村是个穷乡僻壤,土地贫瘠,产出不多,因此村里的青壮年大多都会去乐州城里做工,而秦小妹的夫婿,这个叫做阿明的男人,因为家中老母亲一直卧病在床,阿明为了照顾母亲不能出去做工,因此家境一直不宽裕,幸亏还有家传做豆腐的手艺,平日里便做了豆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卖,赚不了什么钱,仅能糊口而已。
年初阿明母亲去世,小俩口的日子原本慢慢地好转起来了,攒了些钱准备重新翻修一下房子,秦小妹又发现自己有了身孕,小俩口更是欢喜非常。
为了给怀孕的秦小妹补充营养,阿明有时候会上山捕猎一些小动物煮来给她补身子,没想到前几日上山的时候,由于天雨路滑,阿明一不小心摔断了腿,家中丧失了主要劳动力,攒下的银子又都用来给他治腿了,生活便一下子窘迫起来。
宁溪听在耳中,暗自感叹,无论什么时代,伤病都是压在人民群众头上的一座大山啊!
这样的情况下,宁溪实在不好意思马上开口提出让秦婆婆帮她的事,难得君骞煜竟然也有耐心,居然没催她,而且还好心地帮忙阿明看腿,还让车夫给了阿明一瓶伤药。
还是秦婆婆心中惦念着齐王妃,主动问起宁溪齐王妃的情况,宁溪不敢再惹她伤心,只说王妃并无性命之忧,只是食欲不振,如果能找到她幼时爱吃的食物,大约能对提起王妃的食欲有帮助。
秦婆婆低头细想:“阿瑜自小是个很乖的孩子,从不挑嘴,给什么便吃什么,夫人早逝,冯大将军常年征战在外,家中的一切都是将军的继室赵氏在操持,赵氏这人十分长袖善舞,在将军面前表现得对阿瑜极好,将军不在家的时候,却在饮食用度上常常克扣。前夫人虽然给阿瑜留下了落花山庄,可那些都是些江湖粗人,只看到将军府表面光鲜,哪里照顾得到那么细,可怜我们阿瑜年纪又小,竟是被人欺负了也说不出来。”语气低沉,尽是伤心之意。
秦小妹强作欢颜劝慰道:“阿瑜姐姐却是跟我说过,当年被娘亲疼爱照顾的日子可是开心得很呢,她还给我哼过一首歌儿,说是当年娘亲最喜欢哼着哄她睡觉的呢!”
“是了是了!”秦婆婆脸上泛起微微的笑意,“那支歌儿叫做《采红菱》,你阿瑜姐姐最爱听了,每天都要我哼着才肯睡觉,对了,她最爱吃的就是菱角粥了,那年阿瑜贪玩,中了暑气,夜晚就发起热来,赵氏不肯让人去请大夫,老身就给她做了一碗菱角粥,搁了点儿红糖,甜丝丝的,阿瑜可爱吃了。往后每次身子不舒服,阿瑜总会闹着我给她做菱角粥,有些时节买不到新鲜的菱角,第二年我就趁菱角上市的时候买了许多风干了存起来,阿瑜什么时候想吃我就可以给她做了。”
秦婆婆的神思随着话语回到了那久远的回忆中,脸上也带着恍惚的笑意,宁溪趁机询问:“那婆婆可以告诉我,那菱角粥是如何做的吗?”
“不过就是普通人家的做法,菱角剥壳洗干净了,先蒸熟,切成细丁,跟糯米一同熬煮,熬成粘粘的一碗,再加上些红糖,吃起来清润甜糯,正适合小孩子吃,我们这儿的人到了菱角成熟的季节,都喜欢熬这个粥给孩子吃。”
“对啊,我小时候也吃过不少呢,确实好吃。”秦小妹道。
宁溪道:“秦姐姐,我可以借你们家的厨房,做一道菱角粥,请你尝尝跟你小时候吃的口味是否一样吗?”
秦小妹忙道:“这个自然是可以的,可是这个时候,却哪里买得到菱角?”
宁溪的目光转向君骞煜:“五爷,可否再请您帮一个忙?”
君骞煜狮子大开口:“再加三道菜,一共十三道。”
宁溪虽然气他趁火打劫,但此刻也只有他能办到这件事了,只能干脆地答应了,君骞煜招招手,让车夫过来,在他耳边吩咐了几句,那车夫应了一声,飞快地出门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