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2/4 页)
,新机器的主板小巧玲珑,连个散热风扇都没有,中间一颗晃眼的主处理器,logo是大大的银色“k32”下面一行斜体小字“need for speed!”。
和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这颗完全自主设计生产制造,最新的k32处理器,香港长久微科技fab one第31周出品,批号4。
连长久自己都把眼珠子给瞪出来了,这哪跟哪啊,自己出来没几天居然就出了这种东西。打电话去香港求证了一下,虞博士的回答很简单。
“你要的是最新的,这就是最新的。你小子屁股拍拍一走了之,这东西出来都不看一眼,嘿嘿……”
还能有啥说的不成,长久自然抱了一部机器回了房间,把门一锁就迫不及待的试了起来。
很奇怪的感觉,居然用上了自己的设计生产的玩意,长久熟练的装好机器接好线路,轻轻摁了一下start键。
刚点起一根烟,屏幕上的提示符已经显示启动完成,请输入。
靠,不愧是自己设计的最强cpu,这启动速度。嗯,这系统也是自己写的,同样功不可没,人生至此,足矣!
长久没掐表,刚才从启动到完成估摸着也就十几秒吧,简直是开机就用。看看说明书,长久算是了解了一个大概配置。
这部计算机是虞博士他们试验制作的,本来k32处理器在欧洲流片,经各种测试之后合格过关,近万个逻辑门中仅发现设计错误16个,制造错误14个,是十分难得的成功设计。当然这么牛b的成绩离不开长久那经典的risc设计和计算机自动化布线,后期的优化他们倒没做多少,因为毕竟第一次做这个,没有任何经验。
不过据虞博士称这已经很了不得了,因为英特尔的8008、8086设计制造他也曾经参与,深知其中辛苦,最最耗费金钱与精力的就是控制器的除错。
因为cisc型的处理器控制器部分复杂精深,经常需要几万乃至十几万晶体管才能实现,占了整个芯片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以上。
如此复杂的结构自然不可能由机器完成,只能让数以百计的工程师们手工设计布线,其难度可想而知,而且在这么复杂的系统中想找出一个错误来那是难上加难,不是没错误而是根本不知道在哪里。
有时候模拟的行得通,可是一旦流片制造却是个废品,钱就扔水里了,哪怕英特尔财大气粗也不敢大意。
尽管如此,英特尔的芯片依然bug成群,就拿8086来说吧,设计错误60个,布图错误则达到100个
而长久主打的risc设计却轻轻松松的绕过了这个关卡,risc架构天生的优秀,这是虞博士真正叹服的,越发坚定了成功的信心。
既然流片成功,接下来就是在自己的工厂里大规模制造了,虞博士早就着手准备这方面的事情,特地尝试着做了几批次,积累了经验之后,总算成功了,实验室里制造的微机总算有了自己的芯。
同ibm最新的机器一样,这部试验机也装备了20兆的硬盘,一个5英寸的软驱,几乎除了cpu,其他结构外观都是照抄,只是内存拜k32那32位的架构所赐,增大了不少,寻址能力轻松达到了4gb的标准,但是目前限于成本,只能装备640k。
长久暗赞,只是有点埋怨,因为这些批次的k32处理器全部是完成度100%的高级货,也就是说没被阉割,制造成本也就水涨船高。
~~~~~~~~~~~
今天加班了,有点晚,不过明天休息,看看能不能多码点,谢谢大家观赏,有票的出票,没票的给点花,貌似俺pk又落后了……
一百四十四
顺手,真得顺手,这操作系统居然是移植的工作站上面的32位版本,兼容工作做的不错,不知道能不能支持国内以前的老8位机。
操作系统下各种必要的软件一应俱全,整个就是一微机化的小型机,不过也说不准,因为微机之所以不能取代小型机的工作就是因为处理器的等级太低,无论是8位还是16位都不能支持巨大的软件开销,特别是商用数据库程序,没有一定的寻址能力那是运行不了的。
但是现在单芯片32位处理器出现了,小型机的历史使命即将宣告结束,历史又将翻开一页。
虽然4色显示器不是太好,但是在显示适配器的支持下能达到320x240的分辨率,屏幕上的字符与图形极其的清晰。
制造这部机器的肯定是实验室自己手下那帮家伙,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