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3/4 页)
,因为无轮于情还是于理,这李天白都没有理由要骗自己。
于是,李天白拿出一份名单,道:“总统,这些人是我整理的一些资料,你大可以拿着他们好生研究一番。”
“李老,”陈东接过那份文件,“我问你一句,跟我北伐?为我北伐军出谋划策肯不肯?”
“老朽已经不堪胜任……”
“老实跟李老说,我们这一次的北伐,其实是有个隐藏的目的,我们想神不知鬼不觉地到北平城下,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占领了新乡之后快速撤出去的原因。”陈东如实相告。
李天白一听,这样机密的事本不应该自己这样一个表心迹的老头所能得知的,虽然也有这方面的猜测,但不过是闪过去的一瞬间。“那,这样的工程可是甚为艰难啊。”
“走不可能的路,才能出奇兵,不然,北伐如果按照正常的脚步走,没个五年的时间下不来啊,而结果却很可能使我中华走向更加四分五裂的局面。”
“那我,”
“李老,这一路上去,我希望能用你在北洋军团内部的关系网,将那些个军官找出来和我认识一遍,即使最后谈不成,我也不会为难他。”
第一百一十章 安阳
李天白答应了陈东的请求。
于是,这一支北伐军又获得了一盏导航灯,照耀着北上的路。
接下来又是一阵轻松和紧张交织的日子,北伐军接下去要面对的将是安阳。
安阳,地处山西省,河南省,河北省交汇处,这里本该有一仗,袁世凯也向着这边抽掉了不少军队来,不过这些军队拖拖拉拉的,见北伐军最近没动静,都在攻打河南境内郑州开封洛阳、水平一条线。
就连袁世凯也有些犯糊涂,按理说北伐军应该向北而来。
“难道,难道他们改变了作战路线,要从另外个地方北上,而不是长驱直入,看来有如此可能。”袁大头论权谋之术可谓一流,只是要比起军事策略,虽然他也能排得上是一号人物,算是出色,无奈总归不能拍得得到一流高手的名号,陈东手下人才不少,有军事头脑的也不在少数,真是打起仗来,袁世凯如果亲自挥师,可不知要怎么个失败法。
他似乎也明白自己这个缺点,便是将统领兵马的大权交给了手下有足够军事才能的人去办,像段祺瑞、吴佩孚,这些如果按照原有历史的轨道走,自当成其一方霸主。
只是他们竟是都倒在了陈东手里,除去陈东过人的军事才华,便是仰仗于手下那些颇具军事头脑的人物,便是仰仗于那些出生入死流血牺牲的人了。
“来人啊,将急急、抽调向安阳的四路大军抽回三路,往返回到各处驻地,无朕命令不得走动。”
袁世凯手下的能人也不少,不过这会儿也没想到陈东是要绕过千山险阻,从郑州城秘密潜到北平城下,再迅速对北平城发动总攻。
这想法,也曾出现在某些聪明人的脑中,不过却是一闪即逝,都想除非那陈东疯了,除非北伐军不要命,不然断然不可能,因为这是一项多么艰难而不能完成的工程。
可有些事是事在人为,想起来很难,高不可攀,其实干起来并非不可能成功。
由新乡往安阳,需要些路程,期间是要山有山,要水有水,一万来人倒是横行期间,以袁世凯军队的装束,奔驰山间。
路上并无遇到什么具有威胁性的东西,只是有一些农民,一见此等情况,都远远地让开,偶尔也有些士兵,却是见陈东带领这支军队,还以为是皇上派兵赶来的。
就这样一路奔行,十来天过去,总算来到安阳附近。
安阳城处于三省连接处,是兵家必争之地,乃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历史悠久,其中袁世凯的墓地就葬于此,在二十一世纪,还有人就考证并挖掘出来大量的文物,证明了曹操墓就在安阳的西高穴村。此处绝对是世人口中的风水宝地。
安阳的兵马不少,不过陈东如果强攻的话,也定能将安阳城拿下,只是现在用上这招似乎是下下策。
“总统,这守城的军官叫孟尝,和我倒还算熟悉,人较为年轻,也是打仗的一好手,只要能将他收为己用,不仅可以顺利进城,还能得到他源源不断的帮助。”
“不知此人对袁世凯称帝有何看法?”
“顽固,不过,我相信如果他能认清形势,还是能转变过来的,总统大可以将他请到这边。”
“也好,你能请得动他吗?”
“尽可以放心,我这会儿就去书信,相信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