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3/4 页)
能定为弟子,正逢这一场天灾,北道心疼这两个孩子,一咬牙也就舍得了这些雪山海岛漳谷中采集的珍贵草药。
三日后,终于下了一场大暴雨,天气凉快了下来,只是,镇子上已经淹了水。
最为无助就是平民,眼见这片茶园周边渐渐多了无家可归的流民,不管如何往这高处走,到这人少的茶山,好歹还能挖些野菜填饱肚子,若是运气好,能在茶园里留下来帮工,倒也可以讨个平稳生活。
附近的茶庄庄主,都相互通了消息,所有茶庄不得施粥,更不能收容流民。一旦流民大量聚集过来,对茶园而言,怕是比这天灾更为恐怖,而且,各家茶园都要派出30个壮丁,沿路防守,绝不允许流民进入茶山。
这恐慌中,万青终究是让咕咕噜噜送信给古安,只是报个平安。
一等三天,流民越来越多,朝廷的赈灾银子没到,到是下赈灾令,各地富户,不论有无功名,每户摊派千两,茶庄庄主,每亩茶园摊派十两银子。万青这茶园七百多亩,舍零取整,正好七千两银子的摊派!管事当即落了泪,七千两银子,这是要人命啊。这些来收赈灾银子的官差,身后带着几百精兵,不给银子,就要抓人。而且,只要出了赈灾银子,这几百官兵就能留下守护茶山,驱逐流民。
民不与官斗,万青这茶园终究是出了五千两银子,可以讨价还价,定价完全在官老爷指头上。
这一天,万青着实悲伤了些。任何世道都是如此,哪里有太平盛世! 这些银子只怕也是层层扒皮,真正用于赈灾的连一成都没有。喊着赈灾,收着银子,却在驱逐流民!
这朝廷还真是能算计,好一个无耻的皇朝!
何家一心惦念的出海令,出自于这样的朝廷,还能可信几分?
咕咕噜噜带信回来,许昭已经南下,月余就到岭南,让万青收拾好,一起回古安。
许昭接了信,随即就安排了下去,实在不放心那一双未见面的儿子,第二日就出了古安城。这一次地震岭南虽不是重灾区,但也怕也瘟疫散开。如此一个月的路程,即便是赶到岭南,怕也是晚了,只是,许昭实在惦记这一对儿子。许昭带了两车药材,随行还有一位大夫。
何家来人找上万青,早就知道于婆婆出身医药世家,听说于婆婆熬制了草药预防瘟疫,何家找上茶园讨要这方子。瘟疫已经来了,镇子里每天都有人断气。药材,已经断了货。现在只有官府才有药材,而且也是先卖给富户,所谓赈灾药材,就是这么赈灾的。
家传方子,怎可外泄。于婆婆很是为难。 万青索性和来人说,每日里何家来人取汤药,这是于婆婆家传方子,实在不能违了组训。
晚间,何霖亲自来了,带着他的三个儿子。并不客套,直说,把这三个孩子留在万青这里,等到瘟疫过去,在接回孩子,
最小的那一个叫何家梁,5岁,很是机灵。何霖求到了北道的面前,三个儿子,求北道能指点一翻。北道呵呵一笑,“道爷我不收弟子,倒是可以收个跑腿的童子,你家那三小子就跟了我吧。”
何霖恭恭敬敬的给北道行了个大礼,早就知道这老道非同一般,就是能做这老道的童子,也是那三小子的造化,只要跟着老道几年,学得一成的本事,何家也算是出了个人物。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 还有一更
70第69章
瘟疫终究是肆虐开来,茶山这边并未避过这场祸事,不管是熏艾草,还是吃大蒜,茶园那边,连走了七个老人。死神随时都会莅临,活着的人,时刻都在惶恐里,谁不怕死?无奈之下,只能把茶园和果园隔离开来。
茶园管事也直接病倒,于婆婆检查了一翻,只是伤寒,一副草药下去,管事好了,这瘟疫似乎就此消失,至少在万青的茶园里,在没有人倒下。
八月末,何霖领走了两个大儿子,借机又和万青提到了海船入股。何家在这场天灾中也被摊派了几千两银子,何家产业大,摊子多,官府怎会放过这当地首富。却说富贵险中求,只是这明显不靠谱的朝廷,风险实在太大,何霖执意如此,万青不会多说,只是万青坚持着,不入股。
许昭这一路车船顺便查了平番王设下的暗桩,这运河几个大码头,已经尽数被平番王掌控,到了南边,水势已经落了不少,周边依旧能看出被淹的痕迹,天灾无奈,**可恨。
九月初,许昭终于到了岭南的茶园,顺安第一时间禀报许昭“少夫人没有回去的打算。”只这一句话,把许昭一路憋着的火气引燃了几分,这女人太不知好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