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百家讲坛钱文忠独特的启蒙 > 第6部分

第6部分(第2/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火影:从百分百完美虚化开始!入住黄金庭院后,爱莉拉我直播女扮男装后,我被校花疯狂表白风流短跑之神时空中的深情鲁鲁修凌驾于诸天凹凸世界:雷震之女网游之熟女陪我上青云穿越恋歌:上官与夏侯【HP】布莱克家族莫名其妙的异世界冒险英雄联盟之玩家对战强势文化手册特种兵张霄回村搞大事,被女学霸懂不懂ADCarry的含金量穿越王者:聊天室里的英雄传奇四合院之剥夺一切暗区突围之黑金指挥官当原神照进现实家养辅助投喂指南[电竞]

得你是大孝子。言毕,这个仙女凌空而去。后来,这个故事改变了一个地名——槐荫,槐荫后来就改名为孝感,孝感动天嘛。20世纪50年代,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和王少舫主演了电影《天仙配》,这是一个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实际上最早记载这个故事的是东汉刘向的《孝子传》,里面只有董永卖身葬父,没有他认识七仙女什么的。这个故事后来才被加进了爱情的成分,才有了一个七仙女。谁干的,大家知道吗?曹植——曹操的儿子,他写了一首乐府,叫《灵芝篇》:“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责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就是说,董永小时候穷得不得了,长辈也没给他留下遗产,他经常借钱供养自己的父亲,还常去为别人打工,去换点好吃的来伺候自己的父亲,结果满门都是来讨债的人。因为欠了很多债,而董永不知道怎么来还,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天被董永至高无上的道德给感动了,天上就来个神女,为他织布。这个故事后来到了晋朝、唐朝越拉越长。唐朝以后的故事,董永和七仙女还有个儿子叫董仲,这个儿子长大以后还要找自己的仙女妈妈,所以这个故事越来越丰满,越来越丰富。这里面寄托着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于孝的至高无上的评价。因为传统中国都相信孝子必有好报,所以大家觉得董永卖身葬父以后怎么没故事了,董永就这么把自己给卖了,不公平啊。不公平怎么办呢?就要给他找个太太,这个太太要美丽、贤惠、能干,于是找了个仙女,找了个没有任何缺点的太太,于是大家把一些美好的意愿、美好的心愿全部填充到这个故事里去,七仙女的故事是由孝到爱,有这样的演变过程。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传统文化当中对孝的定位。

现在时代不同了,《弟子规》里针对父母亡故后,子女应该遵守的规矩和礼仪,并不完全适用于当今社会,所以我们学习《弟子规》并不是要效法古人的行为,而是古人的孝心。那么关于“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还有什么感人的故事呢?

这个故事也很感人,叫闻雷泣墓,出自《晋书·孝友列传》。魏晋时候,有一个叫王伟元(名裒,字伟元)的人,博学多能,他的父亲王仪为人正直,敢于直言,结果被司马昭杀了。王伟元认为自己的父亲是含冤而死的,所以就到父亲的墓旁边隐居起来,终身不向西坐,因为那时候晋朝的首都在他西面。王伟元的母亲在世的时候怕雷,只要一听到打雷就害怕,死后埋葬在林子里。每当风雨交加,雷声轰鸣的时候,王伟元就会跑到母亲的坟前,跪在那里,他跟母亲讲:儿子在这里,妈妈不要害怕。这就叫闻雷泣墓。这个王伟元很有学问,他以教书为生,只要念到《诗经·蓼莪》里“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这一句,就泪流满面,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想到我的父母,生我养我是如此辛劳。

孝在中国古代是子女善待父母长辈的伦理道德行为,孝的观念产生得非常早,甲骨文里就有孝字。古代的孝字是象形字,孝是一个老人家,手搭着孩子的头在走路,子在下面,老人手扶着孩子,靠着孩子在走路,这就是孝。孝的基本道理是奉养双亲,然后引申出来尊敬长辈。孝的内核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亲情,是处理家庭中长辈和儿女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所以《礼记》里讲: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孝是一切德行的起点,是一切德行的大经大本,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社会人伦基本法则。儒家认为,仁的基础是孝,一切德行的根本是孝,儒家治理国家,维持社会的存在都是以道德教化为基础,道德教化又以孝行为根本。所以传统中国认为,天下没有不是孝子的忠臣,自古忠臣出孝子,这是传统文化对于孝的一种最通行的阐说和定义。

《弟子规》讲完了小辈和尊长之间的这种关系,小辈应该守的礼节,小辈应该遵守的规矩以后,接下来讲的是,当孩子要走出家族、走出自己的小家门、出去面向社会的时候,或者走出小家庭进入大家族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礼节?应该掌握什么规矩?请大家继续听下一讲。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弟之一(1)

《弟子规》开篇就告诉我们“首孝悌,次谨信”。可见,古人把“弟”和“孝”一并列为传统美德之首,那么“弟”是指什么?讲求“弟道”为什么如此重要?“孝”和“弟”之间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兄道{1}友{2},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3}。

{1} 道:应遵行的道德原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好心的木之本君源动力客串情夫被看透的小心思侯爷当娶,一等嫡女已逝爱与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