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应对辽东和朝鲜的策略(第2/3 页)
也下去休息,明日要大朝臣大臣前来觐见,你都替朕挡回去,告诉朝臣午时过后开朝会。
如果他们没来找朕就什么都不需要做。”
“诺,皇爷,就让奴婢多陪会你。”
“朕让你去休息哪来那么多废话。”
“那奴婢告退!”
谭敬退下后朱由校开始看去年的财报。
自从去年六月打压魏忠贤将收商税的事情交给朝臣后,呵呵,朱由校差点看笑了。
前半年魏忠贤还收了700多两商税,到了下半年朝臣只收了300万两不到。
要知道前年魏忠贤收商税就收了1800万两,这刚交给朝臣,好嘛,直接同比去年减少了800万两。
,!
用屁股想都知道,朝臣接手商税以后,那些商贾想办法的逃避商税。
当然要是少上2-3百万两朱由校也可以接受,财报中没有整个陕西省的商税,去年他又下令,粮商免税。
加上11下旬以后建奴入关,商业必定收到一定的影响。
朱由校已经能想象上面这几个理由就是朝臣敷衍自己的托词。
“本来还考虑要不要少杀点人,现在看来没必要了!”
看完财报后朱由校将几个重要的税收项目摘列出来单独记在纸上,眼神也变得犀利无比。
朱由校这一看又是两个时辰,眼看已四点多天已经快亮了,朱由校还在仔细翻阅。
而徐凤仪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醒来,下巴搭在椅子靠背上静静的注视着朱由校。
“原来皇帝如此勤劳,为何会被民间传成昏君、暴君?”
小丫头的内心依然悄悄发生变化,只是她自己不知道。
朱由校根本没发现徐凤仪已经醒来,自顾的看着朝廷的一项一项开支。
其中户部主管的宝泉局专门负责铸造制钱,一年下来亏损高达3多万两。
而一年下来铸造的天启通宝 也不过300万枚,平均下来铸造100枚铜钱就亏损1两银子。
朱由校大致理了一下,知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自太祖时期就推行宝钞。
结果宝钞泛滥一直贬值,后面的皇帝中更是有为了推行宝钞更是禁止铸造铜钱,造成大明中间有近百年时间空白的铸造史。
白银明面上官方是禁止流通的,市面上铜钱少,宝钞又一直贬值,这才让白银有机会成为硬通货币。
现在朝廷每年都在打仗,铸造大炮需要大量的铜,导致大明一直缺铜。
朝廷用白银购买铜料的成本节节攀升,铸造铜钱基本一直亏损。
市场上缺钱,也导致民间私炉泛滥,民间铸造的铜钱里又夹杂了近半的铅,朝廷的铜钱含铜量足,经常被私炉拿回去重新融化夹杂铅铸造更多的劣质钱币。
百姓拿着劣质钱币去购买商品经常又要被额外多收一笔费用。
就连官方铸造的银锭也有什么折色、火耗费。
可以说整个大明的货币系统烂的一塌糊涂。
“这么大的事,我竟然一直都给忽略了!该怎么破局?”
朱由校看着案牍上的资料一时间陷入了为难。
“铜钱太容易被民间私炉仿造,宝钞在民间又没有任何的信誉,现在发行纸币时机成熟不成熟?”
“看来皇家银行的开办迫在眉睫了,可以让工部开始研制银币的样本,要做工复纹路复杂,让市场上很难仿制。
这小钱该如何解决?市场上现在根本没有足够多的铜。
底层百姓更多还是用铜钱交易。”
朱由校一个人坐在自言自语十二眉头紧锁让一旁的徐凤仪看的痴迷。
“宝钞宝钞……对了,现在的宝钞最低都是100文的,大面额的有一贯钱,甚至更多。
如果将宝钞的面额改成一文钱,一张宝钞代替一枚铜板,只要控制的好,虽然有贬值风险,但是贬值速度会很慢。
这样一来宝钞代替了铜板当小钱是市场流通,大额用钱可以到银行兑换成银币。”
朱由校突然想到了解决办法整个人坐在那傻笑。
随即将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他办公很少用毛笔,要不是钢笔要不就是科学院专门研制的铅笔。
铅笔现在已经在科学院普及,不说铅笔书写方便,那些工匠制图用铅笔可比之前用碳棒方便了不少。
将想法写下来后,直接在纸上画起来纸币的小样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