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小二、庚娘、宫梦弼(第1/7 页)
小二
滕县有个叫赵旺的人,他和妻子都信奉佛教,不吃荤腥,在乡里被大家称为“善人”。他家境还算富裕,有个女儿叫小二,极其聪慧美丽,赵旺对她疼爱有加。小二六岁时,赵旺让她和哥哥长春一起跟着老师读书,仅仅过了五年,她就熟读了五经。
小二的同窗丁生,字紫陌,比她大三岁,文采出众,风度翩翩,两人彼此倾心爱慕。丁生私下把自己的心意告诉了母亲,让母亲去赵家求婚。但赵旺期望把女儿许配给大户人家,所以没有答应。
不久之后,赵旺受到白莲教的蛊惑。徐鸿儒发动叛乱后,赵旺一家都陷入其中,成了叛贼。小二精通诗书,领悟力强,凡是纸兵豆马这类法术,她一看就学会了。有六个年轻女子拜徐鸿儒为师,小二是其中最出色的,因此得以学到徐鸿儒的全部法术。赵旺因为女儿的缘故,在教中得到了重要的职位。
当时丁生已经十八岁,考中了秀才,但他一直不肯谈婚论娶,心里始终惦记着小二。他偷偷离家出走,投身到徐鸿儒的麾下。小二见到他非常高兴,对他的礼遇远超常人。小二作为徐鸿儒的得意门生,负责军务,日夜忙碌,连和父母相处的时间都很少。丁生每晚都会和小二见面,常常把身边的侍从都支开,两人一聊就到深夜。
丁生私下对小二说:“小生我来到这里,你可知道我的心意?”小二说:“不知道。”丁生说:“我并非妄图攀附权势,我这么做,实在是为了你。旁门左道没有出路,只会走向灭亡。你如此聪慧,难道不考虑这些吗?如果你能跟我一起离开,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心意。”小二听后,沉默了一会儿,像是突然醒悟过来,说:“背着父母离开,是不义之举,让我先去告知一声。”
两人进去向赵旺陈述其中的利害关系,可赵旺执迷不悟,说:“我的师父是神人,怎么会犯错呢?”小二知道无法劝服父亲,于是将少女的垂发挽成发髻,拿出两只纸鸢,和丁生各骑上一只。纸鸢展开翅膀,发出“肃肃”的声音,就像比翼双飞的鹣鹣鸟,一同飞走了。天亮时,他们抵达了莱芜地界。小二用手指捏住纸鸢的脖子,纸鸢立刻收拢翅膀,落了下来。他们收起纸鸢,又找来两匹驴子,骑到山阴里,假称是为了躲避战乱的人,租了房子住下来。
两人匆忙出逃,所带的财物很少,柴米储备也不够,丁生十分担忧。他向邻居借粮食,可没有一个人肯借给他哪怕一升半斗。小二却没有丝毫愁容,只是把自己的簪子、耳环等首饰拿去典当。两人闭门相对,玩猜灯谜的游戏,回忆背诵已经失传的书籍,以此来一较高下,输的人就伸出两根手指让对方击打自己的手腕。
他们的西邻有个姓翁的人,是绿林好汉。有一天,翁某打猎回来。小二说:“所谓富要看邻居,有这样的邻居,我还愁什么呢?暂且向他借一千两银子,他会借给我吗?”丁生觉得这很难。小二说:“我会让他心甘情愿地借给我。”于是她剪纸做成判官的模样,放在地上,用鸡笼盖起来。然后拉着丁生上了床,煮了珍藏的酒,拿出《周礼》作为行酒令的依据:随意说出是某一册第几页,第几个人,然后两人一起翻阅。如果翻到的人名字中有食字旁、水字旁、酉字旁,就要喝酒,要是翻到“酒”部的字,就要加倍饮酒。
不久,小二恰好翻到了“酒人”,丁生便倒满一大杯酒,催促她一饮而尽。小二祈祷说:“如果能借到钱,你就会翻到酒部的字。”丁生翻书,结果翻到了“鳖人”。小二大笑说:“事情成了!”便斟满酒递给他。丁生不服气,小二说:“你是水族,就该像鳖一样饮酒。”两人正争论不休时,听到鸡笼里发出“戛戛”的声音。小二起身说:“来了。”打开鸡笼一看,里面的布袋中有许多银子,装得满满的。丁生又惊又喜。
后来,翁家的老妇人抱着孩子来玩耍,悄悄说:“我家主人刚回来,夜里点着灯坐着。地面忽然裂开,深不见底,一个判官从里面出来,说:‘我是地府的司隶。太山帝君召集各路冥官,要编造暴徒的罪恶记录,需要银灯一千架,每架重十两,献出一百架,就可以消除罪行。’我家主人又惊又怕,焚香祈祷,奉上了一千两银子。判官慢慢进去,地面也随即合拢。”丁生夫妻听了这些话,都啧啧称奇。
从那以后,他们渐渐购置了牛马,蓄养了奴婢,自己建造了宅第。村里的无赖看到他们富有,就纠集了一群不法之徒,翻墙进入丁家抢劫。丁生夫妇刚从梦中醒来,就看到强盗们拿着点燃的草绳照亮,把屋子围得水泄不通。强盗们抓住丁生,又有一个人伸手去摸小二的怀里。小二光着上身站起来,用手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