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页)
弟生出个铁面无私的包公老爷吗?聊斋点评家但明伦点评这一段说:“其才其识,足愧须眉。”商三官说这番话时,已经胸有成竹,放弃对官府的幻想,让父亲入土为安,亲手给父亲报仇。
此后,商三官女扮男装进入演艺小班子。戏班去给杀害父亲的恶霸庆寿,她殷勤地劝酒,笑容可掬地侍奉恶霸。恶霸喜欢上了她,把她认作娈童,留下同床共寝。商三官沉着冷静地给恶霸扫床,脱鞋,服侍得无微不至。恶霸跟她说下流话,她只是微微一笑。恶霸更加迷惑,毫不防备,把仆人都打发走,只留下女扮男装的商三官,结果,被商三官身首两断,死了还不知道死在哪个手里。
蒲松龄把商三官叫做“女豫让”。豫让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刺客,他有句名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蒲松龄自豪地说:“三官之为人,即萧萧易水,亦将羞而不流,况碌碌与世沉浮者耶!”大名鼎鼎的荆轲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迈之歌刺杀秦王,却没有完成任务,他都应该在商三官面前感到羞愧,何况碌碌无为的男人呢?
庚娘是太守的女儿,嫁给世家子弟金大用为妻。遇到战乱,金大用带着父母和妻子逃亡,路上遇到一个也带着妻子逃难的,自称王十八,愿意给金大用领路,金大用就跟王十八同行。
到了船上,庚娘告诫金大用,不要跟此人一起走,他总是盯着我看,眼珠乱转,脸上一会儿红,一会儿白,我看他不怀好意。金大用信口答应,觉得不会有什么事。他们一起雇了条大船,庚娘发现王十八跟船家很熟悉,格外留心。夜里,船开到河面很宽的地方,王十八邀请金家父子出来看月亮。金大用一出来,就被王十八推下水,金家两位老人也被船家打下水。庚娘看到全家人落水,一点儿不惊慌,故意在船舱里哭:公公婆婆都没了,我到哪儿去呀?王十八说:跟我回家,我家有房有地,保证让你衣食无忧。庚娘明白,杀人越货的家伙是对着自己来的,立即擦干眼泪,表示很满意。在船上时,庚娘巧妙地躲过了王十八的纠缠。他们回到金陵,王十八又想动手动脚,庚娘故意骗他:30多岁的男人还不知道男女间的那点儿事?穷人办喜事还得喝酒呢。庚娘把王十八灌醉杀掉,跳进池塘自杀。
她预先写好信,让大家知道她的冤情和报仇因由,于是众人捐了100多两银子埋葬她。有几个恶少年看到庚娘陪葬品丰富,掘开棺材,发现庚娘还活着,目瞪口呆。聪明的庚娘马上说:幸亏你们来了,让我重见天日,我的首饰金钱你们都拿走,再把我卖到尼姑庵里。这些贼就把庚娘送到一位有钱的寡妇家,最后和死里逃生的丈夫团圆。
庚娘两次面临生死考验,沉着冷静,像大将临阵杀敌,既保住了自己的清白,又报了仇。正如蒲松龄所指出的,在大变故面前,被淫乱的女性可以活着,贞节的女性只能死,像庚娘这样谈笑不惊,亲手杀死仇人,千古轰轰烈烈的大丈夫里边,有几个能比?谁说女子不能跟英武刚烈的男人并驾齐驱呢?
玩政敌于股掌之上
小翠
智力过人的巾帼奇才(2)
王太常官居侍御,王给谏跟他住在同一个巷子,二人一向不和,恰好遇到三年一次考察官吏的时机,王给谏妒嫉王侍御掌握着河南道巡查御史大权,想找机会中伤他。王侍御明明知道王给谏的阴谋,就是想不出应付的办法。没想到他的儿媳妇小翠却像奇兵从天而降,接连办了两件看似十分荒唐的事,却帮了王侍御大忙,除掉了政敌。
一件是:有一天王太常睡下了,小翠戴上帽子,剪了白丝线贴到嘴上作浓密的胡须,打扮成吏部尚书的样子,把两个丫鬟打扮成随从,把马牵出来,说要拜访王先生,跑到王给谏门前,打着马大声说:我要访的是御史王先生,怎么把我领到做给谏的王先生家了?说完调头就走。她回到家,守门的人以为是尚书大人来了,报告王太常。王太常赶紧迎接,才知道是儿媳妇开玩笑。他气极了,说:人家正找我的错,她反而制造闺门丑事!没想到,小翠的恶作剧歪打正着,当时尚书气焰熏天,小翠扮演得跟他丝毫不差,王给谏以为吏部尚书真拜访了王侍御,他的陷害阴谋只好作罢。小翠玩玩闹闹,让公爹度过了难关。
第二件是:一年后,吏部尚书罢官,王给谏抓住了王太常的一点儿错,要向他“借”一万两银子,其实就是敲诈。王太常拒绝,王给谏亲自登门相威胁。王太常要接待客人,却找不到官服了。王给谏等的时间长了,很恼火,突然他看到王家的公子穿着皇帝的龙袍被一个女子从房间里推出来。王给谏先是大惊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