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胆大心细(第1/2 页)
郑芝龙日益势大,走私货物,偷逃税款,欺行霸市,无视官府,搅得福建沿海不得安宁。
泰昌八年正月初六,张献忠、孙可旺带着八百锦衣卫悄悄到了福州。
南居益正在巡抚衙门坐班,突有人来报,说是京师来人了,还没等他遣人出去请,就见一个高而瘦的汉子大步流星走进大堂,叉着腰,两个鼻孔朝天,一张下巴对着人,身后跟着一个强壮墩实的汉子。
南居益见来者不善,忙拱手问道:\"二位是?\"
张献忠一屁股坐在主位上,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孙可旺亮了亮锦衣卫佥事的腰牌,喝道:“这是锦衣卫都督张爷,奉陛下口谕巡视福建,你是巡抚南居益吗?\"
南居益心中十分不悦,锦衣卫都督又怎么样,我好歹也是一方封疆大吏,谁许你直呼姓名了,拱拱手说道:\"正是下官,张都督有何赐教?\"
张献忠冷哼一声道:“干爹让我问你话:郑芝龙口出狂言,自称海上皇帝,你这福建巡抚是怎么当的?保境安民不是你的本份吗?”
南居益赶忙解释:\"郑芝龙远非一般水贼可比,手眼通天,手下有十几万人,上千条船,生意向东做到了日本向西做到了马六甲,在福建沿海一带树大根深,一呼百应,没有十足把握,居益不敢贸然对他下手。\"
张献忠重重地顿了顿茶杯,\"照你这样说,福建干脆改姓郑,你给姓郑的当巡抚好了。\"
南居益正色说道:\"张都督误会了,下官也是为东南半壁江山的安稳着想。\"
张献忠斜睨一眼,扬长而去。
孙可旺亦步亦趋跟在后面,出了巡抚衙门,问道:\"干爹,现在怎么办?\"
张献忠先找了个宅院悄悄住下,然后将八百个锦衣卫分成二百余组,分散到福州、漳州、泉州、厦门、月港、澎湖各地,调查郑芝龙的人脉、背景。
十余日后,各路人马纷纷返回汇报情况。
张献忠禁不住眉头紧皱,南居益果然没有胡说,郑芝龙的势力远比想象中更为复杂庞大,财大势雄也就罢了,还和福建官府官军亦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根本分不清这厮是官还是匪,是商还是盗。
郑芝龙毕竟耳目众多,也听到了些风声,却始终摸不清来的是什么人,于是到福州巡抚衙门打探口风,见了南居益照例双手奉上丰厚的礼单。
\"新年了,一官恭视南大人官运亨通,阖府安康。\"
南居益袖着手没有接礼单,低垂着眼皮说道:\"不必讲这些虚礼,你吩咐手底下人消停些我就感激不尽了。\"
郑芝龙将礼单夹进了案上一本《春秋衍义》里,用手拍了拍。
南居益从书中抽出礼单,很不耐烦地推了过去。
郑芝龙尴尬地笑了笑,腆着脸问道:\"听说朝廷派了人来查一官,却一直没有露面,请老大人指示一二,来的是什么人?\"
南居益冷哼一声,“你若行的正坐的端,谁来查都不怕。近来你也太毛躁了些,若真出了事,连本抚也免不得被你牵连进去,你好自为之吧。”
说罢端起茶杯了。
郑芝龙本想再说几句话,却也只得悻悻然起身告退。
两个多月时间里,张献忠指挥八百名锦衣卫将郑芝龙查了个底朝天,严词恫吓之下,没有一个人人敢于向郑芝龙吐露半点消息。
郑芝龙明明知道被一层罩子罩着,却抓摸不着,这使他如坐针毡。
他终于沉不住气了,称又娶了一门妾,要在石井镇老家举办一场流水席,答谢乡里父老和四海朋友。
当日场面热闹非凡,整个南安县的人都来吃席。
郑家老宅里坐满了福建有头有脸的大人物,郑芝龙端着酒杯与众人揖让,\"一官招待不周,诸位吃好喝好。\"
不经意间,他看到一身华贵的衣裳,一双寒光闪闪的眼睛,禁不住心头一沉,问道:\"恕一官眼拙,请问尊驾贵姓?\"
那人答道:\"免贵姓张。\"
听见是浓浓的北省口音,郑芝龙禁不住心中一动,故作轻松问道:“张兄气度不凡,在哪里发财?\"
\"北京。\"
郑芝龙一听北京二字,目光又扫了扫,眼见的就有几十号生面孔,正虎视耽耽地望这边。郑芝龙心中己明白了三四分,能在福建畅通无阻十有八九是锦衣卫来了。
他不动声色,举起酒杯高声道:“今日各位齐聚于此,乃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