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页)
到言语中透露出来的兴奋和崇慕之情罢了。就连戏志才都打趣她是否少女春心动,听得荀彧一阵头痛。
荀爽不在,他这个做兄长的难免肩负重任,也越来越赞同荀爽想早日给荀襄寻个靠谱夫家的想法,可惜了与陈群有缘无分,做不成他家女婿了。他不禁想得远了些——小女儿荀翮长大后,可绝不能像她姑姑这般任性。
那厢戏志才玩笑了两句,适时收住,他本还以为依着荀彧和郭嘉的关系,荀襄会顺利嫁给他,没想到不仅荀彧没这个想法,郭嘉更没那个意思。结果他闲来无事和当年的荀谌一样,瞎凑热闹白操心了。
“吕布此人,近来倒是成了洛阳的一段奇话。以前在旧主丁原手下,反倒没有什么‘飞将’的美誉。”话说回来,戏志才也插手不上荀襄的事,索性又打开话匣子,成功吸引了荀襄的注意力。
“说来听听?”荀襄立马就凑了上去。荀彧与郭嘉见状,还是不紧不慢地吃饭喝汤,不过耳朵边上还是留意着戏志才的话,生怕他一不留神又误导了荀襄,到时他们又是好一阵折腾。
戏志才放下饭碗,清了清嗓子,娓娓道来:“话说这吕布杀了丁原,带了一半旧兵投奔董卓,可是威名顿起。”荀襄听了只觉得这语气有些贬意,她很少听到朝堂之事,直直朝内各势力重新洗牌之后,又出现了董卓一人独大的局面。他本只带了三千兵到洛阳,不想数月间从凉州地方变成前将军,先是收了何进的余兵,除去劲敌丁原后,其势力已然发展到无人可以制衡的地步。
而吕布这一员猛将,也被他充分挖掘出来。
这教荀襄听起来,总有些失望。好容易在她身边出现个好像只有在书里才会存在的英雄人物,竟做出背弃自己主公的事!而董卓这个人的风评,她也听过一点,人们对这个西凉将军的态度由敬畏变成了惧怕与愤怒。董卓遇上了难得的时机,他的的野心随着实力的扩张而膨胀,再没了初入洛阳时的恭谨,行事愈发肆意妄为起来,丁原死后,朝中竟无人能抗,比起何进外戚专权,倒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郭嘉难自禁地插嘴道:“丁原此人专为己利,华而不实,白白占了个好位置。吕布投了董卓才是才尽其用。”
戏志才难得地用异样的目光瞧了眼郭嘉,荀彧则是停下筷轻瞥其一眼。郭嘉自知失言,遂又端起饭碗来。
不过经他这么一说,荀襄心里反而好受起来。
于吕布而言,是良禽择木而栖;于他人而言,是助纣为虐。
见冷场尴尬,戏志才只得又为活跃气氛发起言来:“董卓对吕布可真是上心。你瞧见的那赤兔烈马就是西凉的珍品,先是给了吕布,又认他做义子,风光得很。董卓从西凉带来的众将心里自是不痛快的,两边儿还真有点面和心不和的意思。”
荀襄一边咂砸称奇,一边又问:“然后呢?”
戏志才自是明白荀襄心里那点意思,索性合着眼道:“不仅如此呐,董卓还赐了不少美姬与吕布,个个国色天香,能歌善舞。可羡煞了西凉众将!”
荀襄听了,不免嘟囔道:“想不到西凉来的粗人还挺贴心的!”而心里愈发觉得没意思起来,不欲再多听,干脆起身收拾起碗筷来。戏志才见目的达到,也不再多言。荀襄心中高大的英雄形象,顿时不再完美起来,荀彧与郭嘉朝他投来感激一瞥。
而戏志才则是无辜地望着他俩,他说的也没有哪里不对啊!
董卓顺利上位后,又干了一件让荀襄抓狂的事——招辟荀爽入朝,征为司空,位居三公之一。当年袁绍的叔父袁逢正是坐的这官职,还举荐荀爽为官。不过这次换成了董卓,荀爽是无论如何也推辞不了了,此次入朝,也并非那么简单。
不过对荀襄来说,这可真真是复杂又难缠至极的事。
还不知她要重新过多久暗无天日的生活,但她做错了事,触怒了荀爽,也早已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受罚了,不过这突如其来的决定令她无法十分坦然。荀彧也是知晓荀爽到洛阳之后,荀襄即将遭受的悲惨生活,再说他自己也被辟为守宫令,怕是兼顾不了她,于是便睁只眼闭只眼地默许荀襄三天两头出门去,享受一番她最后的平和时光。
也是洛阳最后的平和时光。
荀襄又做了几笼阳春白雪,留下大半给家里的哥哥们吃,带了小半装进食盒,拎着去了环家。她都会带些新出炉的小点心,环燕对她的手艺也是赞不绝口。
自从荀襄与环燕熟络起来,她俩的来往也频繁得多,不过偶尔去袁府时,还是装作不认识罢了。
去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