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页)
其招灾惹祸,悉数掷到炼药炉里焚毁化为灰烬。后来他家青年男女都
送到法德两国去留学,在巴黎、柏林都置有别墅等等,是乐家子弟海外
求学的寄宿舍。他们家规甚严,学业有成,必须回国工作,如果贪慕海
外繁华,楚材晋用,一律在宗祠除名。所以乐家子弟,虽然络绎不绝去
海外,可是久滞不归,或是改换国籍的,实在是风毛麟角少而又少。
乐达仁在乐家后伐中是一位杰出人才,不但干练敏实,而且思虑
恂远。乐家有一项家规,同仁堂业务经营由四个房头,轮流管理,期限
一年。如果有人自立门户谋求向外发展,亦为法所不禁一切听办。不
过一律不准使用同仁堂字号全名,只准使用“仁”字,外加“乐家老铺”
四个字,对外显示是乐家子孙开的药铺,对内各房有各房的堂号彼此
有个区别。于是平津沪汉以暨全国通都大邑,什么宏仁堂、乐仁堂、达
仁堂、乐寿堂等等,凡是带“乐”字,或是“仁”字的中药铺,大概都是乐
家子孙在外所开的买卖。乐达仁学成回国,先在北平开了一座达仁
堂,虽然他对于西学博解宏拔,可是自觉中药方面,一知半解,技未专
攻,每天准时到柜上去,跟那些叼着旱烟袋的制药先生们从《雷公药性
赋》、《本草纲要》,祖传秘方炮制熬炼,扩及采办经营。他这样孜孜汲
汲黾勉经营,不几年平津沪汉都开了分号,俨然是乐家老铺最杰出的
一家分店了。
乐达仁对于他家的家世,知道得最清楚,先世创业不知经过多少
颠踬挤厄,艰辛挣扎,才混到现在局面。他说:远在康熙年间,他家的
丸散膏丹,已相当有名。有一年夏天,康熙到大红门行围射猎,突然中
暑,吐泻不止眼看虚脱。太医院的御医,用重药恐怕御体受不住,药太
轻又治不了骤然而来的急症,正在群医束手。有位皇帝近侍太监张一
清,跟乐家素有往还,献议试用同仁堂的暑药可能有效。众医认可服
用之后,果真霍然而愈,从此“同仁堂”三个字深印康熙脑海,颇得皇帝
的信任。有一位皇子不幸染患赤痢,服了太医院御医门的处方下痢依
然,最后试服同仁堂的“太乙紫金锭”,居然药到病除。从此内廷寿药
房跟冈仁堂要了一份同仁堂丹方抄本,如法炮制,以应内廷需用(按清
官万应锭俗称金老鼠屎,主要原料系古墨跟一捻金,功能去心火清内
热。太乙紫金锭,治红白痢疾无名肿毒都有效,寿药房精研细制的紫
金锭是做成双鱼、吉盘、如意、福寿字、八仙人种种形态,装在荷包里赏
赐臣下叫暑药荷包,原方都抄自同仁堂丹方秘本)。
皇上一信服同仁堂的成药,那比什么宣传效果都好,加上乐家人
会动脑筋,打通内务府门路奏奉核准,凡是晋京参加会试的举人老爷,
无论中式与否,一律钦赐同仁堂出品的太乙紫金锭一盒。暑天行路,
眠食失常,有个发痧中暑,紫金锭其效如神。加上恩出自上皇家珍赏,
少不得每位举子都要到同仁堂买些成药带回乡去赠送亲友,炫耀一
番。这种非广告的宣传,把个同仁堂大名声名远播,举国皆知了。同
仁堂在盛名之下,对于药料的选材越发特别注意精益求精,一般药料,
每年春三月冬十月是药材大市,柜上都要选派有经验的得力干员,到
全国药材集散地,保定府所属的祁州药王庙精选趸购。药王庙的药市
要等同仁堂的专人进场才能议价开秤,他们只求货色好,不怕货价高,
又是大批趸购,在药市形成举足轻重的大主顾。后来又承包御药房各
种御用药品,更显得声名赫赫,助长他们在商战中的威势。有些贵重
药材,如老山人参,得去吉林长白一带直接购买,鹿茸则去营口坐庄收
购,如果数量不足甚至远去海参崴、西伯利亚补充足数呢!麝香虽然
产地是青海西藏,可是上等麝香,都归河南杜盛兴包办,凡是经过杜盛
兴加工的麝香都盖上杜字戳记,售价要比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