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暗流(第2/3 页)
军不错,是否可以安排?”
李白立刻想起了此人,他被自己留在林城,就是因为看到了他心术不定,不适合待在自己身边,因而远远打发了。
“他不行!我还有其他安排!”
“那陈奇如何?那日他能够擒获细作,也算是立功了?”
李白沉思片刻,道:“就依子义所言!”
事后,陈奇亲自到王尚礼府上感谢,但却被王尚礼点破了:“那是晋王看重你,我只是提了一下而已。”
陈奇还以为他在推脱,王尚礼没法,只好问道:“晋王让我推荐,一方面是考察我还是否有私心,另一方面则是看看是否有合适人选。我自然从最熟悉的狄将军开始,但晋王似乎另有安排。然后就是你了!”
陈奇这才明白,这一切都只是晋王借王尚礼之口说出来罢了,不仅仅是安慰王尚礼,更是对自己的认可,陈奇第一次有了对人敬佩之心,他愿意跟着晋王一起去这个世界闯闯。
林城,抚南王府,深夜。
刘文秀一个人待在书房,台前还有一壶茶,只是比较冷了,没有半点热气。
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谁?”
“父亲,是我!”
“进来吧!”
进来的是刘文秀的长子刘震,他看着台面上的茶水,试了试温度。然后将茶碗里剩余的茶水倒掉,并将茶壶放到了一旁的火炉之上,重新温起来。只是这火力比较弱小,一时半会还没有都不会重新煮沸。
“父亲,你还在考虑皇上的使臣么?”
“正是,那个宦官带来了皇上的亲笔手书。”刘文秀有些黯然道,这件事情太过重大,他苦苦思索半天。
“父亲,是这个么?”
刘震拿起了桌子上唯一一封文书,薄薄的一张,打开一看,上面书曰:“抚南王亲启:朕闻朝中有奸佞横行,祸乱朝纲,深感忧虑。今特命尔抚南王,速除奸佞,以安社稷。”
刘震看完,竟然一把将其撕的粉碎,丢入了火堆,然后道:“父亲,李伯父正在北伐,我等要安守后方,岂能做让清廷高兴的事情呢?”
“但你伯父他,他做的事情让为父看不懂,囚禁皇上,这是人臣做出来的事情么?”
“父亲,这个皇上,您觉得他一定能成事吗?”
“放肆!你怎敢诽谤皇上!无论事情多艰难,都不是要自立的理由!”
“父亲,他这么多年,李伯父东征西讨,立下过汗马功劳!”
“但也不该逼皇上封赏!”刘文秀声音愈发大了些。
“封赏,当时孙可望新丧,如不如此,恐怕大部分人都要投降清廷了!”
刘震见父亲没有说话,继续道:“父亲,当此非常之时,得用非常之策,否则于国家何益?”
“你就不怕你李伯父有一日学那曹操吗?”
“父亲,儿子看过他发布的檄文,他目的远不是那个位置,他要的是恢复华夏!”
“华夏?”
“我传承千年的华夏,宋末之时,元军横扫天下的事情还历历在目。明失去了大半天下,竟然还无一人可以收拾残局,勉强维持半壁江山。这样皇家还值得倾心相助么?”
“当今圣上,自继位以来,从没有过过错!”刘文秀此刻的话已经软了很多。
“父亲,当年吴楚两党相争,导致桂府失陷,当今圣上就一点责任都没有么?要我看,跟着这样的圣上,还不如投降清廷了事,至少,清廷的那位,可比眼前这个英明多了。李伯父正在宝庆与清军决战,而这圣上却在后方制造内讧!”
这次谈话无疾而终,只是第二日一大早,一个报捷的消息传遍了林城。
晋王李定国全歼十万清军!其中鞑子五万!
十万?还是清军?还有五万鞑子?这个消息如同炸雷一般,震撼这林城一些人的内心。
这是自满清崛起以来,从没有过的胜利,几十年了,别说几万,甚至几千都很难。
不少林城民众开始重视起前段时间的传言,天命在晋王!
而在临时行在的永历帝,闻此消息后并无半分喜色。这种事情,连他的两位堂兄都没做到过。他不停的在屋内踱步,思索着一些事情。
“晋王不会就此回师吧?”
身后的小太监低声道:“陛下,这晋王立下了宏愿,自然不能因此而就放弃了的,何况现在大胜,更应该进攻才是?”
“那他下次获胜了又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