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约法(第2/3 页)
后人?”
“家父正是杨讳畏知,乃东阁大学士兼任兵部尚书。”小太监低声道。
李白疑惑道:“哦?令尊被秦王所杀,按道理你是当朝贵客,怎么会沦落至此?”
“小人为父亲求圣上抚恤,但被庞公公拿去了大半,只给小人留了几两薄银,连丧葬费都不够。幸得几名忠义之士,助小人安葬了父亲。但庞公公害怕我告御状,竟然要将小人干掉。我只好低三下四,进宫做了太监,这才能苟活至今。”小太监三言两语,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交待了,听得固原候王爱秀一脸鄙夷的看着永历,心道:“这等为你出生入死之人,连他的后代都戕害,这样的大明朝,不亡才怪!”
而永历帝叹息道:“你竟然是介甫公的后人,我不是已经安排了丰厚的抚恤了吗?”这番话将自己的责任摘得干干净净,他身旁之人的如此贪污腐败,他怎么可能不清楚,只是还要仰仗于他,故而放纵。在他眼里,天下间的臣民,不过是他一人予取予求的物件而已,今天没来杨畏知,明天还有汤畏知。
“陛下,庞天寿这厮可是整天服侍你的,他的错,自然也是你的错!”王爱秀懒得磨叽,直接指摘出了永历帝的错误。这在以往时刻,当面直斥,近乎于谋反,一般都会被皇帝忌恨。
当年海瑞便是直接骂道:“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可谓是酣畅淋漓,直抒胸臆。这大明的天下,不是他姓朱一人的。
永历帝忍不住反驳道:“你,你大胆!”此刻一旁的近侍已无得用之人,只得靠他自己。
“哼!”王爱秀也不理他,只待晋王发令!
李白见状道:“我再问你一次,你可愿意成为司礼监秉笔太监?”
小太监这才恭敬应道:“敢不从命!”
李白赞叹道:“好,见你读过书,知道这大明的天下不是这姓朱一人的,乃是天下人的天下,既然他不顶用,那么就我们自己要来顶住!”
这番在现代看起来再寻常不过之语,在其他人听来,却是忤逆纲常,这竟然将皇帝置于一边。但在固原候王爱秀和平阳伯靳统武听来,却是感觉李白这是在示意,他有称霸天下的野心。
李白叹道:“杨公畏知,刚直不阿,乃是为国为民的好官,秦王这件事情做的不对。固原侯,你去安排,给介甫先生厚葬,树碑立传,以表彰其忠义之心!”
王爱秀点头应是,而一旁的小太监立刻附和道:“杨钟愿为大人效死!”
靳统武心道:“这个晋王比以前那个更懂得收买人心。”
永历帝脸色一黑,这样下去,自己岂不是真成了孤家寡人。
李白继续道:“固原侯,留下一队军士,听从杨钟调遣!”
“是!”
有了这队军士,新晋司礼监秉笔太监,自然不害怕别人不听他的了。而他也迅速将庞天寿带了下去,等待他的可想而知,世间再无这一号人了。
“陛下,还请下旨,我好北伐!”李白继续道,将呆若木鸡的永历帝惊醒。
一侧的王爱秀立即上前,找来一张空白卷轴,权且作为圣旨底子。将其置于案前,并磨好了墨,将一支笔递给了永历。
永历面色苍白,迟疑了一会,但看着凶神恶煞的王爱秀,只好接过笔,开始书写起来。
不一会,就写完了,然后找来玉玺盖章。固原侯仔细看了一眼,才拿过来递给了李白。按照惯例,这种没有经过内阁的圣旨,一般被称为中旨,文臣可以断然拒绝这种旨意。但对李白而言,他只需要一个名义而已,他认了那便是合乎逻辑的。
看着颓废的永历帝,李白虽然有些同情,但也深知这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个人正是南明不断内讧,败亡的根源之一,这种人是不值得同情的。而且此时还需要给他立下规矩,避免他拿一些小事来扰乱自己的计划。
“陛下,臣在北伐期间,不希望还出现此类事情,无论是针对我还是北伐诸将!”
责问似的语气,让永历脸色更加难堪,他只好道:“晋王毋须担心,前线便宜行事,可先斩后奏!”
“好!日后北伐成功,陛下自然还是天下之主!”
靳统武和王爱秀对视一眼,各自心底又有些疑惑:“难道晋王又没有这想法了?”
直到回到林城县衙,平阳伯靳统武趁着李白还没修炼,仗着胆子问道:“晋王,难道我们还要保这陛下吗?”
李白笑笑道:“天下名分在他身上,此事只能他自己改变,你们静观其变即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